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路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私家车、客货运输车辆、摩托车等机动车也逐渐增多,车辆行驶速度越来越快,交通安全隐患也逐渐凸现出来。无证驾驶、酒后驾车、驾驶技能差、车辆状况不佳、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事故多发,在我县大多数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低,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还不够完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临江临崖山高坡陡等危险路段普遍存在,对人们的出行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安全防护措施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县县道19条396.313公里,乡道95条900.172公里,村道78条259.898公里,三级路47.166公里,四级路1618.374公里,等外路277.866公里;按路面状况分:有铺装路面1431.034公里,未铺装路面669.622公里;按路面类型分:有路面1848.213公里,无路面255.41公里。全县10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水泥)路,121个建制村公路通达率100%,建制村通畅率达100%。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因多种原因,各地不同程度的存在技术等级低、设计不合理、边坡边沟、道路标志等附属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就我县农村公路现状来看,安全设施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
(一)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抓住国家各项鼓励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不断加快通乡油路、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仅2010年至2015年的5年间,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多公里,乡村通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作为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命防护工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出台强制性标准,没有与公路主体工程进行同设计、同施工,进而导致了安全设施的缺失。虽然近几年,我们在县级公路实施了部分生命防护工程,有效地保证了部分公路的安全畅通,但绝大部分乡村公路上安保设施不够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二)建设资金补助低缺口资金较大。生命防护工程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由于乡村财力有限,无力建设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即使建设了部分安全设施,一旦损坏也无资金进行维护。
(三)日常管理不到位,维修养护不及时。在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县道由交通运输局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养护,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养护队伍,对于乡村公路的管养,每个乡镇均设立了交通管理所明确了一名主管领导和一名办事员,大多数乡镇没有专门的养护队伍和养护人员对乡村公路进行养护,大多数道路基本处于失养状态,而安保设施的管理几乎是无人问津,致使严重损毁和缺失的交通安全设施得不到及时的修整和补充。在当前农村道路硬化和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农村地区安全意识比较欠缺的情况下,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四)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不强,损坏现象严重,交通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大部分农民群众的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还相当淡薄,由此而引发的交通违法行为较突出。村民不仅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甚至对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人为破坏、盗取。由于受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响,占相当多数的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一些参与交通的村民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多人骑乘、超载超员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防范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的重视在道路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安全防护工程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农村公路建设更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一)加大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农村道路的安全通行条件。治理公路安全隐患不仅仅是增设一些安保设施,我们一定要把安保工程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在工程建设中对安全防护工程要做到“三同时”的原则。二是要与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相结合。在对农村公路实施翻修改造的同时,积极完善防护、交通安全、配套设施,提高公路整体安全性能。三是要与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要定期组织各镇乡、交警部门,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建立农村公路危险路段数据库,并及时更新。针对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危险路段和地点,及时总结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拟定治理方案,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的原则妥善安排资金和人员,及时进行整治,确保防患于未然。四是克服重建轻养的旧观念,确保农村公路“建即有管、建即有养”,逐步形成交通安全设施“坏了有人及时修,缺了有人及时补”的良性、立体管理体制,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多渠道筹资,保证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投入。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点多、面广,资金需求巨大,我们要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要积极争上级补助资金;引导企业在资源开发中主动投资进行安保工程的配套建设,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助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盘活农村“一事一议”资金,引导百姓出工出劳,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三)科学安排,确保生命防护工程稳步实施。一是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设计要因地制宜,对设置的形式、设置的位置等要进行多方案比选,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本地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形式。二是要按照线路的重要程度、交通流量的大小、危险性程度、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实施生命防护工程,确保实施一段,安全一段。第三是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加强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工艺的管理,加强队伍、材料、设备的源头控制,抓好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监督,组织工程验收时,杜绝“豆腐渣”工程。
(四)创新安全管理及宣传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社会化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政府工程”来抓,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逐级负责的社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二是根据农民的心态,选择适用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人人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良好氛围使农村交通参与者在喜闻乐见的宣传资中获得交通安全知识;三是农村地区由于条件所限,农民兄弟文化程度总体较低,文盲法盲也相对较多。要充分发挥乡镇交通管理所作用,建立、完善公路沿线“交通安全示范村”,使广大农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龙陵县交通运输局 杨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