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整体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中以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最为显著,这也促进我国从一个农业化的国家逐步转型成为了半农业化半工业化的角色。从另一方面也有效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公路使用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农村这种交通条件并不发达的区域,注重对其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进行修复已经成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 断板修复 裂缝修补 防治技术
1.前言
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来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行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各种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力度也在逐步地增加。但是在实际工程的工作环节中,往往会由于技术性条件的不足导致整个道路检核工程的稳定性并不能够得到保障。这其中以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修复工作最为重要,它作为公路建设项目中较为重要的基础部分,对于施工者和后期的使用者来说都具有尤为关键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结合着科学技术的有效发展对其进行优化处理,才能保证我国的公路建设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研究案例背景
我县在近几年的道路建设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因此开展了大量规模宏大的通村路修建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通联系性,而且还能够使得农村的经济被有效的提升。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的路面都是采取施工程度比较简易的级配碎石砂砾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等类似的结构形式。最近几年,每一年所产生的工程量都能够达到300km左右。但是这样的发展前景使得我县的农村交通发展出现了很大一部分的便利性,与此同时,在公路基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现状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极其难以解决的,在这其中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后出现破损的问题最为严重。
3.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形成的危害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这是一种能够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碎石和砂混合产生的堆积结构物,而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和硬化过程来说是不会涉及到无力以及其他的化学作用,但是会有物理上存在的拉应力,这种拉应力在受到长时间的挤压和拉伸之后就会导致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出现很多的裂缝,严重的还会出现坍塌[1]。持此意外,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形成来说,也往往会由于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构成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温度、风力、施工技艺以及相关的养护手段等,都会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制作形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发展成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了断板的产生。除此以外,随着公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由于荷载的作用增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导致整个路基、路面以及板体出现较大程度上的破坏。一些较小的裂缝往往是存在的,但是由于使用者和公路养护人员的不经意忽略,随着车辆荷载作用的重复产生导致裂缝出现的程度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路面的破损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原有的裂缝增大,造成整个板体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总而言之,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形成是由于最初的裂缝问题引起的,在长时间未解决的印象下使得地表向基层和土基渗入水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最终降低了公路路基的强度,造成了路面的破坏作用。因此,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公路施工人员和养护人员来说必须要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现象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甚至消除作用,从而将其作为控制农村公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保障我国的公路基础工程建设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2]。
4.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形成的原因
4.1原材料的不合格性
对于农村公路质量的维持来说,主要使用的原材料就是水泥,但是水泥是一种安定性较差,而且强度不高的原材料,是很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游离氧化钙的影响导致慢水化的隐患出现。这不仅仅会延长整个施工时间变得更长,而且还会在水泥凝结硬化之后出现一些严重的水化作用,最终在达到一定积累程度之后,就会使得已经硬化成形的水泥很容易在受到外力影响的作用下造成破坏或者降低了抗拉的强度。
4.2水泥混凝土配比的不合理性[3]
由于在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过程中会利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这就对混凝土的质量和配比问题提出了较多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往往会存在混凝土配比比例存在着一定的不恰当性。在很多水泥石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配比比例不合适的影响往往会使得混凝土出现一定的收缩问题,一旦用量过多,造成的危害就会很大。另外是由于较大的水灰比使得传统的水泥在完全水化的时候达到0.26~0.29,这虽然是对于施工的过程来说是具有一定的益处的,但是实际上会使得水泥在水化初期骨料表面的水膜厚度过多增大,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够达到行业要求的标准和一定的质量规格控制。
4.3施工工艺的不恰当性
第一种不恰当性就是搅拌过程不充足或者过于充足,这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处于一个不达标的状态或者过于饱和的状态,就会产生一定的不均匀性,从而很容易在早期的时候造成裂缝的产生,最终导致公路路面断板的出现。第二种不恰当的工艺是对于养护工艺而言,养护环境的过高或者过低、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以及外部环境的风速影响都会使得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出现问题,最终很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第三种不恰当性的出现则是由于不及时的切缝、或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施工工艺的问题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而引发。
5.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修复技法
5.1小裂缝断板修复
对于一些公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小裂缝来说,其尺寸是在控制在3毫米以内,这样的裂缝修补可以利用粘结剂材料进行修复,常见的有聚氨酯、环氧树脂(6106,6343,618等品种)等高分子树脂工程材料。其次,要注重对于裂缝修补工艺的提升,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灌入法和喷嘴灌入法。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都必须要经过清缝、埋设灌浆嘴封闭裂缝、配灌缝材料、灌浆等步骤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
5.2局部断裂修复
局部断裂修复主要是对于一些宽度较大的裂缝来说,甚至还会产生一些轻微的断裂,因此在修复的过程中要先进行划线放样,然后按照实际的裂缝宽度选择至少20厘米的放样宽度,在刷洗干净之后用快凝小石子混凝土进行填补,最后等到使用的砂浆和混凝土干硬之后,使得其与路面保持一个水平的阶段才能够实现公路路面的断板修复最终目标。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现阶段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得蒸蒸日上。但是在对农村道路施工步骤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修复技术来说,在其引入和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种技术本身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已经对整个公路建设的使用作出了有效的保障,这使得整个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变的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对于施工者生命安全的保护,也有效促进了使用者的权益保障,不会由于公路质量的问题而出现较多的经济利益纠纷,保障我国公路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福.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02):135-136.
[2]闫德超,周长顺.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08):20-21.
[3]岳福祥,张强.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修复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