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非遗保护成果丰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各个新闻媒体的关注。
近日,保山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走进平达乡黄连河村用镜头零距离探访了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和省级非遗名录黄连河傈僳族女子服饰。

本次摄制组以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结合民族团结示范乡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完美糅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并对省级非遗文化黄连河傈僳族女子服饰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宣传龙陵县具有民族特色、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助推脱贫攻坚又展现地方文化旅游的独特风情。

采访中,县文化馆馆长陈平凤向记者叙说: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县乡文化部门做出了诸多努力,2016年黄连河村建起了傈僳族文化展室;2018年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成立……黄连河村傈僳服饰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它打造成助推脱贫攻坚的产业是有必要性和可持续性的,要通过合作社增加销售渠道,把黄连河傈僳族工艺品推向市场,带动傈僳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推荐下,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通过央视《乡土》栏目平台,将与中国非遗少数民族研究促进学会合作设计,把傈僳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相融合,打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从而把更多的傈僳族服饰等工艺品推广到人们生活所需,销售出去,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傈僳族儿女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未来,艳丽的傈僳族服饰或将以不同的方式传承下去。

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杨春晓围绕黄连河傈僳族服饰对龙陵县民族民间文化宣传推介的重要意义作了一些介绍。黄连河傈僳族服饰采用传统纯手中制作,较好地保存了傈僳族的文化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符号。平达乡群众舞蹈队曾以黄连河的傈僳族服饰为表演服代表龙陵县参加全国广场舞展演,跳到了昆明的舞台;外交部和云南省政府联合举办的“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云南全球推介活动中,黄连河村的傈僳族服饰被作为迎宾服饰;以黄连河傈僳族服饰为题材,由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编排的民族服饰展演《盛开的杜鹃花》在云南省民族服饰展演中荣获金奖;北京的一次拍卖中,一套傈僳族服饰拍出了一万元;参加电视录制的傈僳族服饰上了中央七台的乡土栏目……横断山滇西腹地,龙陵县平达乡黄连河的傈僳族同胞们常能听到这些鼓舞人心的喜讯。

本次专访将于近期在保山新闻栏目进行播出,届时将让更多的人士对龙陵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助推脱贫攻坚、群众增收致富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和认识,感受龙陵县民族民间文化无穷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通过省内外知名媒体加大宣传,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达到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助推我县文化旅游宣传的目的,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