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知识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出村进城供应不断扩大,广大人民群众能在最短时间内享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蔬菜、水产、水果、肉类等鲜活农产品,品种类别丰富多样,一些外形相似、名称相近的鲜活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多,在通过高速出口享受“绿色通道”政策时,给通行查验识别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客观上增加了“绿色通道”政策执行难度。同时由于农产品名称及俗名存在地域差异,也导致各地对一些品种理解不一致、认定不统一、名称叫法不一,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深加工”等查验尺度也存在差异,容易产生争议纠纷和负面舆情。经营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对正确区分农产品和鲜活农产品的政策知识学习了解不多,没有充分了解哪些属于鲜活农产品并可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容易造成进入高速收费站时与工作人员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导致运输车辆滞留和鲜活农产品运输不通不畅。如,鲜活农产品是指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畜禽、水产品、瓜果、蔬菜、肉、蛋、奶等的深加工产品,以及花、草、苗木、粮食等不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不享受“绿色通道”运输政策。龙陵县境内能够享受“绿通”政策的品种主要有:新鲜蔬菜:普通白菜、菜花、萝卜、绿叶菜类、葱姜蒜类,新鲜豆类、瓜果、食用菌、马铃薯、鲜玉米、鲜花生、西红柿、茄子等;新鲜水果:褚橙、柑橘、香蕉、芒果、火龙果、西瓜、猕猴桃、石榴等;鲜活水产品:鱼类;活的畜禽:猪、牛、羊。
二是鲜活农产品与其他货物混装运输给“绿色通道”政
策执行受阻。只有按国家出台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才能享受绿色通道免费政策,在农产品外销运输过程中,时常出现一辆车装多个品种或新鲜农产品与其他农产品混装现象,给查验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影响鲜活农产品流通。如,龙陵县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农产品种植大多与农民自主经营和少量大户种植为主,为适应市场需求,品种杂乱,且量小,除褚橙、香蕉、芒果等新鲜水果和豆类、瓜类、青菜等蔬菜有一定产量外,其他基本没有形成规模化、大批量种植,装车外运时,因鲜活农产品量小,为节约运输成本时常出现货物混装,进高速收费站时导致无法享受“绿色通道”政策。
三是干线运输道路发展不均衡,连接高速路网的县域道路等级低。县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南北片区发展不均衡,南片区交通基础设施较差,而以勐糯为代表的鲜活农产品主产区运输道路低等级化是最大的短板,而且连接高速路网的运输道路等级都比较低,全县交通通而不畅、通而不快,加快建设贯通全县二级以上公路迫在眉睫。如,在我县境内鲜活农产品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杭瑞高速在我县境内设有2个收费站,开通“绿色通道”2个;保腾高速在我县境内设有1个收费站,开通“绿色通道”1个,为鲜活农产品运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但两条高速均分布在北片的龙江、镇安、龙山三个乡镇。南片区正在对国道G219进行改扩建,瑞孟高速虽已动工建设,但因诸多原因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全县范围内三级以上公路仅有22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3746公里的6.1%,达到四级公路双向车道仅有11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3746公里的3.2%,造成鲜活农产品运输通而不畅。
工作建议:一是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宣传学习,要求全县从事鲜活农产品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了解掌握最新出台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掌握“鲜活”与“深加工”的判断标准,才能更好的享受“看绿色通道”政策,避免在运输途中受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持续加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使全县城乡交通运输初步实现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转变、独立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基本服务向高品质服务转变,基本形成安全畅通、绿色智能、融合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城乡物资流通更加高效、支撑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更加坚强有力。三是加强农产品运输扶持力度,鼓励支持物流运输企业立足农产品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鲜活农产品进城提供运输服务,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发挥农村邮政快递网(站)点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农产品外销。四是加强鲜活农产品保通保畅工作,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鲜活农产品外销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建议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在为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通行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其他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五是加强通行服务保障,根据国家出台的“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规范政策落实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为政策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将服务鲜活农产品运输纳入公路保通保畅重点工作范围,加强公路通行情况监测和调度,保障鲜活农产品车辆高效便捷通行。六是指导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加强一线收费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一线人员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绿色通道”政策严格规范实施,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