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发展提质增速。特色农业稳产增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乡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迎着困难上、奔着问题去、扛着压力干,完成耕地流出整改恢复973.7亩,实施补充耕地项目1861亩、增减挂钩项目1031亩,完成龙新乡国土空间规划和中心集镇规划以及11个村庄规划入库,牢牢守住4.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3.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全力做好“保粮”“增菜”“兴茶”“优药”“稳烟”“壮畜”6篇文章,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万亩、产量2030.4万公斤,种植蔬菜1.1万亩、产量9.8万公斤,肉类总产量627.5万公斤,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示范1000亩。石斛产业稳步发展,实现集约化栽培1172亩,产值5000余万元。工业发展稳中有进。全力做好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保障,全县首个废旧汽车拆解项目落地龙新并建成投产,雨辰湾旅游度假村(一期)、中基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树牢“大抓招商、全员招商”理念,成功招引保山万众毛绒玩具有限公司落地龙新,带动项目投资200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60余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抓好经营主体倍增,全年新增企业30户、个体241户,增速和增量均位于全县前列。乡村电商迸发新活力,培育了黄草坝老浓茶庄、雪山村故乡情土特产等8个直播团队,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温泉康养旅居成为发展新动能,黄草坝“四位一体”温泉项目投入运营并产生效益。“以节活旅”成效明显,勐冒第二届洋芋美食节、龙陵县首届越野跑成功举办,蚌渺湖“周末营地”、农耕雪山等旅游品牌持续打响。龙陵县美丽雪山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被省级确定为“探险+旅游”新业态。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拉动消费126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
2024年来,我们夯基础、促提升,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项目支撑有力。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重,主动对接上级政策导向,突出规划引领,全方位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年共实施项目23个,总投资3320.6万元。龙新村农特产品交易市场、荆竹坪等3个村农特产品交易中心、蚌渺村乡村振兴示范打造、龙新中心公墓(二期)等项目建成投用。勐冒、雪山、绕廊新增耕地项目建成入库,为乡级创造价值660余万元。勐冒村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基地、绕廊村生物质燃料烤房及附属设施、绕廊村鸭塘至河头寨生产道路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蚌渺湖环湖公路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蚌渺湖渡口及停靠点建设已获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国道219(龙新段)路基工程完成92.5%。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8户32人,风险消除7户21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有产业发展条件且有意愿发展的脱贫户“双绑”率达100%。兑付“产业奖补”资金34万元、受益141户。发放小额信贷750万元、受益156户。村集体经济稳步提升,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344.5万元。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培育致富带头人39名,累计带动295名脱贫人口增收。乡风文明向善向好。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为平台,以返乡大学生、社工、志愿者为主体,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540余场次,参加全市第一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受益未成年人达2800余名。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修订完善、宣传教育、典型选树上持续用力,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改变陈规陋俗,倡导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2024年来,我们抓治理、建机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美乡村增颜提质。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绿美龙新建设,以“美丽庭院”评比“小切口”撬动乡村人居环境“大提升”,共植共享共护的氛围愈发浓厚。龙新村、雪山村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成功实施,建设“大三格”14个、“小三格”95个,铺设污水管网24.8千米。龙新集镇污水处理项目稳步推进。勐冒垃圾处理站建成投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0座,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7%。生态底色持续厚植。林长制深入推进,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及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抓牢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施森林抚育2500亩,义务植树3400株,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水环境持续向好,河长制、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开展“清河行动”24次,非法采砂采石专项整治联合执法6次,整改河湖遥感图斑15个。大气环境持续向优,强化在建工地扬尘防治日常监管,空气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814亩。从严从实抓好各级生态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