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腊勐镇,一股股乡村建设热潮扑面而来。位于腊勐镇白泥塘社区的全县唯一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垛垛篱笆圈出片片绿意盎然的小菜园,引来游人如织,也让当地搬迁群众吃上了自家栽种的绿色菜,龙潭山微菜园示范区产业项目成为搬迁群众“菜篮子”的重要保障。
位于腊勐镇白泥塘社区的龙潭山安置点共有搬迁农户225户91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9户808人,于2017年底全部入住。搬迁群众来自10个村民小组,他们原来居住在耕地破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冷凉高寒山区。搬迁之后,由于没有菜地,搬迁户吃自种菜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今年以来腊勐镇紧扣“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充实群众“菜篮子”申报实施腊勐镇白泥塘社区龙潭山微菜园示范区产业项目,利用安置点周边闲置土地规范建设“菜园子”稳住搬迁群众“菜篮子”。
建前谋划,做实“十百千万”项目选址。“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以来腊勐镇党委、政府一直秉承着“项目谋划要实、项目储备要实、项目申报要实”的“三实”原则,以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为核心,设计民心项目。龙潭山微菜园建设项目就是根据这些核心要求精心设计的一项民心项目,项目储备申报前乡村振兴办与白泥塘社区工作人员到龙潭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了群众意愿收集和实地踏勘,商定利用安置点群众房前屋后34亩零星闲置土地,按每宗66平方米(一分)规划建设菜园225宗的腊勐镇白泥塘社区龙潭山微菜园示范区产业项目1个。建成后菜园划分到户,由各户种植蔬菜,做到搬迁户全覆盖,实现搬迁群众户户有菜地,家家有菜园。
建中监管,抓实“十百千万”项目监管。项目建设中成立由镇项目分管领导、白泥塘社区总支书记为组长,乡村振兴办、白泥塘社区“两委”为成员的双组长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过程全程监管、协调施工问题。采取“每天必到现场、每周必核工程量、每月必公示”的“三必”项目监管制度。实现项目实施全程受监督,工程质量全程有保障,施工过程全透明。
建后确权,压实“十百千万”项目资产管理。腊勐镇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要求,牢记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工作任务意识。在项目建成后以资金投入为依据,以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为参考,按照“谁实施、谁清理”和“分类归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资产清单,做到“资金清、项目清、资产清”和“项目、资金、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参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将项目资产的所有权、受益权明确到村、户,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统一、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基础台账,待公示结束后订移交协议将项目资金移交至白泥塘社区进行管护,进一步压实了“十百千万”项目资产管理。
“过去我们这里没有菜地,不是要天天往老家跑,就是要买菜吃,现在村上分土地给我们种,每样菜都种一点,种出来的菜够一家人吃了,不用两边跑也不用上街去买菜,让我们找回了在老家的那种感觉,自己种出来的菜吃起来更有幸福感。”正在菜园中除草的傈僳族余顺英高兴地说道。
随着“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的实施,进入龙潭山安置点,一块块用篱笆分割好的“微菜园”便映入眼帘,菜园中各种当季蔬菜长势良好,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她们或铲除杂草、或浇水施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