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工作动态
【雨屏漫步】竹林深处 吾心安度——走进龙陵象达小米地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7日 08:25 浏览:[] 作者: 来源: 中国松山宝地龙陵 打印

从龙陵县象达镇小米地村委会驱车向勐蚌村方向蜿蜒行驶2公里,遇见一片竹林,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这时情不自禁停车欣然往之。

沿着铺满竹叶的小路悠然信步,密密麻麻的翠竹像是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挡住了天空,遮住了视野,高雅而幽静,清新而脱俗。身居竹海,脑海里一片空寂,只有眼前的绿色清晰可见。

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乐在其中。与三五好友结伴在竹海徜徉,大家都被眼前的竹海惊叹到了。同行的小伙伴忍不住迎着这美景练起了刚学的八段锦,好友调侃:“你确定这不是电影《卧虎藏龙》里的精彩片段?”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徘徊于竹林深处,或独坐幽篁静思,或闲步竹海赏景,阳光透过竹叶肆意洒在身上,斑驳的光影随着竹林的晃动而晃动,偶有点点绿光在闪动,好像灵动清澈的眸子,又若繁星在摇曳。时有风吹竹叶响,轻歌耳畔唱的意境和“飞花竹叶”般的烂漫,像极了影视剧里的唯美镜头。

漫步竹海,每一步都会遇见惊喜。脚踩落叶“沙沙”响,天然的竹林幽径,弯弯曲曲的竹根紧紧地抓住寸土,林间的石头上长满了苔藓,空气里弥漫着竹子的清香。累了,就在林中的竹屋小憩一会儿,聆听空灵的鸟鸣,感受大自然最美妙的纯音乐,尘世的纷扰、心中的苦闷也消失殆尽,灵魂深处便有了处世不惊的宁静。

竹子在中国是一种图腾崇拜,是一种精神。自古文人墨客皆爱竹。“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是杨万里用来赞美竹子给人无声清凉的名句。郑板桥一生,痴竹如命,画竹写竹,只要置身竹林,便宛如与君子作伴;苏轼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以示有竹之处才是理想的居住环境。

象达人也不例外,他们特别喜爱竹子,山边水尾、房前屋后都种着竹子。爱竹、喜竹、种竹、用竹、食竹,象达的竹编闻名遐迩,象达的人面竹纸伞更是名扬四方。

从小就生活在象达小米地这片竹林深处的当地傈僳族村民,也有着和竹子一样朴实无华、刚正不阿的坚毅性格,他们的祖祖辈辈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用责任守护绿水青山。他们就地取材,将竹子融入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竹子编成的生产生活用具有背篓、筲箕、竹篮、竹帽、竹筷、竹凳等;吹拉弹唱的乐器有竹笙、笛子、箫等;鲜嫩的竹笋是原生态的食材,可做成各种竹笋美食,竹筒可以用来做竹筒饭;竹篱笆围成的小竹屋……这些都和竹子息息相关。

闲谈之中,傈僳族大哥不禁吹起随身携带的竹笙。“来和我们一起打歌玩吧!”伴着欢快的箫声、笛声、三弦声,傈僳姑娘唱起原汁原味的歌调,在竹林深处、山谷溪边的空地上,大家一起尽情地载歌载舞,身着七彩蝶衣的傈僳族女子宛若飞舞的林间仙子,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歌声、笑声如天籁之音回响在山谷。

此景、此情,便是有一种叫云南·龙陵·象达的生活——竹林深处,吾心安度 。


记者王佳凤 徐静 侯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