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工作动态
党旗红、边寨美!《云南日报》推出关于木城的两篇报道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6日 17:06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先锋 打印

党旗红乡村美

走进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木城社区等养村民小组,沿着光滑的水泥路穿过寨门,道路两旁的鲜花开得正艳。

这是一个有着爱国成边精神的英雄村寨,与缅甸隔江相望。这里的村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等养民兵排“一把锄头一杆枪、二十一年守边疆”的艰苦奋斗、爱国爱家、戍守边疆的精神。

“这些年,在国家政策和相关项目的大力支持下,等养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群众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站在即将建成的筑梦广场上,木城社区党总支书记罗祖龙说,不久后,各族群众就能在这里举行各自的民族节日活动了。

感恩路、感恩湖……这些以“感恩”命名的设施,表达着边疆儿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行走在等养村民小组的道路上,罗祖龙告诉记者,近年来,等养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引进香料烟、咖啡、坚果种植等新兴产业,先行先试种植玫瑰、贡菊等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等养寨子一侧,以“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了6000余平方米的养殖小区,村里发展了-批懂技术的农户,实现了肉牛和生猪养殖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等养真抓实干,让党组织成为建设的“发动机”,让党员成为建设的“先锋队”,让青少年成为建设的“生力军”,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参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引导群众从观望者变为参与者,从“要我干” 变为“我要干”,全村村民都以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到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氛围中。如今,等养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党旗红、 乡村美、群众畜、大团结”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美丽边寨入画来

从海拔600米的怒江边延伸到海拔2200米的乌木山,地处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东北部的乌木寨村,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步伐,建成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边寨。 “在规划建设中,我们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社会治理为帮手、以产业兴旺为助手、以美丽乡村为推手,让美丽边寨入画来。”乌木寨村党总支副书记江新荣告诉记者,2021年至2022年,该村规划建设项目34个,计划投资6081.9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28个项目,完工8个。这些年,乌木寨村通过政策帮扶和项目实施,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各族群众积极发展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马鹿塘村民小组是典型的傈僳族村寨,经过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实施了整组搬迁。当地傈僳族群众从原来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搬进了极具傈僳族传统风格的安居房。“我们不断挖掘保护民族刺绣、民族服饰、土巴拉乐器等优秀传统文化,成立龙陵县乌绣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51户群众发展傈僳族、彝族手工艺刺绣和民族服饰等产业。”江新荣说,他们还加强对傈僳族、彝族文化挖掘整理,组建了6支傈僳族、彝族民俗文化表演队和1个乐队,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对外展示和交流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走进乌木寨村光坡村民小组,寨子正前方的水池周围,建设了休闲长廊、步道、党员活动室、玻璃栈道观景台等设施,五星红旗在广场上迎风飘扬,这里已成为当地各族群众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游客打卡的网红地。

“我们结合乌木山万亩草山、魅力云海、生态黄山羊等优势资源,构建‘两线多点’的旅游空间格局,打通了各旅游功能板块的微循环交通体系,打造了马鹿塘、大坪子、小新寨等民族特色村寨,推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江新荣表示,结合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他们开展了最美庭院、最美花园、最美果园、最美菜园、最美村庄、最美公路评比表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