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糯镇地处怒江峡谷之中,位于龙陵县东南部,这里汉族与傈僳、彝、傣等9个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互相融合,孕育出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近年来,勐糯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坚持一个目标、注重两个到位、聚焦三个融合、实现四个促进”为举措,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坚持“一个目标”,凝聚思想共识
勐糯镇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根本目标,党员干部通过火塘会、群众会、微信群等交流方式大力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把各族群众智慧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注重“两个到位”,夯实工作根基
勐糯镇坚持高位推动创建工作,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组织领导到位。将创建工作纳入全镇重点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镇创民办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体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宣传发动到位。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日常学习范围,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乡村振兴小课堂等理论学习活动,积极进行集镇宣传、公众号信息宣传、乡村大喇叭宣传。2022年以来,理论中心组学习相关理论政策1次,公众号信息宣传20余篇,党员会、户主会理论宣讲20余场次,制作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等宣传海报450余份。营造了全镇上下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浓厚氛围。
聚焦“三个融合”,实现统筹推进
勐糯镇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与党建工作全面融合。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三会一课”4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30余次,有效宣传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实现党员培训100%全覆盖,让每个党员都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践行者、宣传兵。
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坚持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协调推进”,在不断激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乡村业态、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打造大小海湿地、民族体育中心、石斛基地等,推动勐糯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与为民服务紧密融合。坚持把为民服务宗旨贯穿于创建工作之中,加强部门联动,注重发挥6支志愿服务队、3支宣讲队作用,2022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和民族宗教政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等宣传普及,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四个促进”,共享发展成果
勐糯镇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关键,深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打好传统农业、规模农业和生态农业三张牌,少数民族同胞形成了以种植芒果、菠萝蜜、火龙果和养殖生态鸡、肉牛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寨傣族妇女同胞在家门口通过“特色街”“傣韵织锦合作社”等增加了收入,傣族、回族群众开发了以酸蚂蚁、干巴、泼水粑粑、灰粽等为主民族特色食品加工经营服务业,民族文化资源成功转变为民族经济发展优势,群众收入得到持续稳固。2021年勐糯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0089万元。
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着力搭建各民族沟通桥梁,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乡土人才,成功申报马腿琴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团队13支。加强文化领域师资队伍建设、文娱队伍建设,开展勐糯幼儿园“喜迎二十大,童心向党追梦未来”等主题活动,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上讲台,进社区、上舞台。
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把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作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充分利用6个农家书屋、29个活动场所等现有资源开展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体推进强边固防、疫情防控、社会维稳等工作,推动基层治理更加高效。
促进民族融合进步。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9+N”进工作,坚持分级联创、分级创建,注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双向”拓展,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单位,将工作力量投入到各个部门。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体现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
下一步,勐糯镇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奋进,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