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数据库异常错误 x
重点关注
龙陵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简报第23期 (2021年)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8日 09:29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龙陵县“四字诀”讲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龙陵经验”

“定”好体系,构建作战堡垒。一是定机构。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副处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专项行动组、宣传组、督查组4个工作组。分别下设“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7个专项行动组,着力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专门机构具体抓”行动体系,切实强化组织保障。二是定方案。围绕“进农村、灭死角、标准化、建机制、追责任”工作要求,研究制定《龙陵县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基层党建相结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传导机制和良好工作格局,切实助推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提升,推动群众逐渐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细”化责任,打通治理末梢。一是细化网格。按照“一网覆盖、责任细化、协调配合”的原则,将龙陵城区分为5大片区129项重点建设内容,责任明确到部门、社区、具体人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销号管理,抓实抓牢“清垃圾”专项行动,形成责任明晰、条块分割、合力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细化责任。将县城道路分为8个承包片区,由124名保洁员组成流动保洁组每日进行动态保洁,并严格督促落实“门前三包”,城区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截至目前,龙陵县城建成垃圾收集房39座,果皮箱232座,摆放垃圾桶1160只,城市裸露垃圾全面消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消除裸露垃圾0.68万吨,实现日机械化作业面积达36.43万平方米。城市机械化作业率保持在70%以上,建成区垃圾容器化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密闭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是细化制度。充分运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创文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7个专项行动”治理管理、考核评比等机制,抓住农村党员、农村妇女、学生、公职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现场观摩,形成差异式体验、前后式对比、感受式交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截至目前,全县1116个村庄均已建立卫生保洁制度,配备乡镇垃圾收运车61辆,实行“户清扫、村转运、镇处理、县指导”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网络。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个,开展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35个,村庄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盯”准关键,全面清除顽疾。一是盯任务目标。制作龙陵县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明细表,摸清底数,及时了解各项指标的推进情况,实行短板销号,做到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截至目前,累计整合投入资金0.93亿元,全县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短板得到有力改善和提升。二是盯短板死角。全面消除城镇旱厕,统筹推进城乡厕所建设和提升改造,完成城市公厕手纸箱、感应洗手液装置、自动喷香机安装工作,全面达到“三无三有”标准。截至目前,已消除学校旱厕22座、城镇公共旱厕6座、县城建成区旱厕169座、农村旱厕31793座,全县30座城市公厕、29座集镇公厕全部完成制度上墙及免费公厕标识张贴,121个行政村(包含5个城市社区)公厕无害化率均达100%,自主研发龙陵县随手拍小程序,30座城市公厕全部录入完毕。三是盯重点场所。全面建设和改造升级学校、医疗机构、集贸市场、公园广场、客运站、旅游景区和室内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洗手设施,确保数量充足、质量达标、管理到位、经久耐用,做到县城区洗手设施随处可见,重点公共场所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新建和改造提升洗手设施1647套,其中:学校洗手设施630套,医疗机构洗手设施134套,集贸市场洗手设施23套,客运站洗手设施4套,公园广场洗手设施12套,旅游景区洗手设施25套,高速公路服务区洗手设施4套,室内公共场所洗手设施22套,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793套。坚持抓长抓细抓小,严格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和规范化消毒管理,落实每日消毒打卡制度,通过电脑或手机端实时查看情况,实现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打卡可视化监管,做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截至目前,监督检查“八类”重点场所389家,覆盖率100%,其他公共场所514家,覆盖率100%。卫生质量抽检113家,抽检率12.51%,其中“八类”重点场所卫生抽检率29.05%。“常消毒”微信二维码及小程序注册492户,注册率100%。

“治”理病灶,提升城市颜值。一是治脏。全面开展小餐饮店、小作坊持证情况检查,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深入开展“明厨亮灶”、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公筷公勺”“小作坊、小餐馆、小摊贩”食品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督促餐馆严格落实环境卫生、仓储配送、餐具消毒等要求,全面改善餐馆环境。截至目前,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共1380户,县城区和重点区域共499户,其中:中型以上餐馆20户,达标率100%;小型餐馆326户,达标率100%;学校食堂17户,达标率100%;其他食堂34户,达标率100%;餐饮类食品摊贩I99户,达标率100%;餐饮类食品摊贩II3户,达标率100%;乡镇餐饮单位886户,已达标376户,达标率42%。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200户次,发放“净餐馆”专项行动各类宣传材料25000余份、签订《承诺书》540份。二是治乱。常态化持续整治农贸市场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摊点乱设、货物乱摆、周边乱象“五乱”问题,实现农贸市场净化、美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目标。截至目前,累计对农贸市场及周边经营户开展检查1120次,出动执法人员568人,发出整改通知14份,完成县城建成区1个农贸市场提升达标,对镇安、勐糯、象达3个乡镇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规范各类摊点经营户486户,更新市场内“云南健康码”28份,张贴宣传标语23条,更换农残检测板1块,增设市场监督包保责任公示牌1块,规范农贸市场公示制度21条,增设明码标价简易公示牌186块。农贸市场内占道经营问题得到解决,水产品销售区干净规范,集贸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治散。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新媒体,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等阵地的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深度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每周五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众参与”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县融媒体中心电视频道开设专栏1个,曝光不文明行为11期;全县性万步有约健走拓展赛1次。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累计播出倡议书200条次,开设新媒体平台5个,持续开展了宣传362条次。统一制作张贴社交距离、勤于洗手、分餐公筷、控烟限酒宣传模板400张,发出“健康文明生活”“文明用餐”等倡议书2.1万份。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宣讲活动130余场次,“众参与”进社区志愿服务160余次。全县目前共有218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5300名注册志愿者,打造了爱国卫生、环境卫士、巩固创文等志愿服务项目40多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多场(次),惠及群众8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