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乡“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作风革命专项行动往实里走、往深处去,木城乡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5+”模式为推手,通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服务群众,转变全乡工作环境,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基本情况
科学设岗定责+网格管理,促进作风转变“新风尚”。坚持把“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与“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齐谋划、齐部署。强化乡村两级工作联动,聚力抓好乡村振兴、边境小康村等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在一线,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落实在一线,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科学合理对党员进行设岗定责。结合党员个人实际,采取组织选派和个人选择结合的方式,按照“按需设岗,因人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结合全乡中心工作的推进需要,将党员划分为护村巡逻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生态环境保护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党员突击队岗、民族团结维护岗等岗位,有效构建全乡广大党员“有岗有责、有责有位、有位有为”的良好氛围。二是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有效嵌入网格管理。在全乡建立“乡党委+村(社区)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党员中心户”为主体,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融入四级网格化管理,建立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划网格”的基础上“筑支点”。推行“1+N+N”的党员联系户制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优先从村级后备力量、党员致富能手、退休老党员、退伍军人党员等对象中确定“党员中心户”,1个党员中心户挂钩联系N名党员,每1名党员根据群众居住分布情况确定N户群众作为联系服务对象(“N”由村民小组党员人数和群众户数决定,一般“N”等于10)。将全乡符合条件的350余名党员划定责任,挂钩联系2633户群众,编织“一人联十人、十人联百户”的党群连心网络,实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月初清单推送+“一站式”管理,促进效能提质“新思路”。乡党委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融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强边固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每月初制订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任务清单”,为党员开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提供“清单式”服务。由村(社区)党总支每月月初结合乡级印发“任务清单”召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部署会”向党员传达需要宣传的重点、工作任务、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让党员知道这个月联系服务群众要干什么,需要做哪些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做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每月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清单式”交办、“清单式”执行。实现安排、督促、盘点“一站式”管理,做到每月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清单式”交办、“清单式”执行。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从创新机制中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月中“五个一”走访+为民办实事,促进党群同心“新格局”。坚持干部从群众中来,更要到群众中去的思想,紧紧围绕近期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扑下身子、下沉一线,听真声音,挖真问题,用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针对发展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为了让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具体化、简单化,要求党员在每个月中旬针对联系服务对象开展“五个一”行动,即:每个月串一回“门子”、讲一点政策、问一下民意、促一项工作、办一件实事。通过半年多的坚持,“五个一”行动成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一是串一回“门子”。要求党员每月至少要到所联系群众家中串一回“门子”,和群众聊聊家常、谈谈发展、议议民生,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掌握群众所忧所困。二是讲一点政策。党员每月向所联系群众讲一讲党的惠民政策,说一说上级党组织和党总支、党支部落实党的政策的做法,积极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问一下民意。党员及时了解掌握所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有哪些呼声诉求,对村组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等,并及时将处理情况向群众反馈。四是促一项工作。党员指导督促所联系群众做好守边护边、疫情防控、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四微(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微景观)建设等方面的一项或几项工作。五是办一件实事。党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扶有需要的群众,努力做到每月都为群众办一件小事或是帮一个小忙、解一点小忧。截至目前,全乡党员共入户走访7轮次,宣传政策7轮次,为民办实事185件,收集意见建议152件,其中乡级研究回复办理58件,有效拉近了党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

月末晾晒评议+述职考核,促进工作环境“新气象”。紧扣“三法四晒”工作机制,把专项行动融入到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领域中去,提振精神状态,深入一线服务群众,沉下基层锤炼作风,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一是公开述职。积极向各村(社区)、乡直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和党外群众等征求部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担当作为精神不够、艰苦奋斗精神不足、争先进位意识不强、“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等”等方面在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以及征求意见情况,在党员大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述职,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从严查摆自身存在的真正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实质、根源和危害,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及整改时限。二是公开晾晒。将三法工作计划进行晾晒,并通过设立群众意见箱、公布服务群众热线电话、不定期开展走访调研等方式请群众评判成效、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结果运用。乡党委实行“每年一评先”即每年按照节点晒、定期晾晒工作清单,将工作动态纳入平时考核,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工作成效作为党员积分管理、民主评议、年度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述职评议等重要依据。促进党员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在比学习、比效率、比攻坚、比业绩上真正实现“学起来、紧起来、跑起来”的浓厚氛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全力打造一支善服务、敢担当的过硬干部队伍。促进党员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实现基层服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可度、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查摆阶段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3份,收回17份,收到班子意见建议31条;班子成员意见建议400条。木城乡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16个,制订整改措施54条;班子成员共查摆问题232个,制订整改措施542条;制订“三法计划”28件。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制订了“三法计划”和问题清单,全体干部以“钉钉子”精神,实行销号管理,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切实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改。目前,已实现全面整改。

多重联动机制+“清单”销号,促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一是有效构建问题解决机制。积极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的问题解决机制,即:村民小组党支部每个月以“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为契机,由党员中心户牵头,召开一次民情信息会,收集汇总党员走访情况,梳理形成“民情台账”和“问题清单”上报村(社区)党总支。村(社区)党总支召集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中心户召开民情碰头会,对清单”进行交流协商、分析研判,将村级能解决的部分及时制订解决措施并逐一销号反馈。针对村级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梳理上报乡党委召开民情分析联席会议,制发“交办清单”和“问题反馈清单”交办到分管领导和相关主责部门及时对账销号。二是有效构建问题反馈机制。结合各部门的职能职责、现行政策分析研判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对如何解决,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否能够第一时间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原因是什么、现行措施是什么、具体的责任部门涉及有哪些、解决问题时限等进行讨论,得出决定后及时由挂钩党员反馈给群众,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解锁边民协商密码,畅通边民参与渠道,着力破解基层愿望“上不来”、上级决策“下不去”等“中梗阻”问题。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和“说办就办马上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革除各种阻碍发展的思想积弊,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增活力,按下“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加速键”。

工作经验和成效
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设岗定责和将党员融入基层治理网格管理,广大农村党员每个月真情入户走访,聆听群众民意心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有效拉近了党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关系,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可度、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开展过程中,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当好党的政策宣讲员、民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主议事决策员等,在履职尽责中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担当、敢于作为,有效转变了部分农村党员“无事可做”的现状和“不求上进”的价值观念,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有效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开展。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开展过程中,乡党委坚持每月将全乡中心工作任务清单化、简洁化的推送至农村党员,使全乡中心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到每一户群众中,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工作成效有效提升。
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的问题反馈解决机制,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许多平时未发现的问题,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和满意率大幅提升。如:木城街子党支部反应大厅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疫情防控卡点责任压得不实的问题,光坡党支部、富宝山五支部等反应部分项目施工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问题都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有效解决。

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自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行动开展以来,木城乡始终绷紧干部作风建设这根弦,大力弘扬“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通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深入走访群众,农村党员在串“门子”的过程中深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一些群众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小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了很多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显著提升。

下步工作
木城乡党委将继续用好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继续以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为目标,落实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等清单计划,以“5+”模式为抓手,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深走实,促进木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助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将持续引导发动群众以投工投劳、建言献策、全员参与等方式参与到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中,确保如期把5个村(社区)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二是助推绿美乡村建设。继续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实施“四微”建设、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绿美木城建设。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入户深入宣传政策、广泛了解群众发展意愿、瓶颈制约等方式,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创收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是助推强边固防工作。通过持续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深入推动群众国家、国门、国土、国民、国防意识提升,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边境一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