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木城乡立足边境实际,创新载体,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链接”到群众心里,为边境一线抹上了一道靓丽的“志愿红”。

讲好“理论宣传”,让党的理论“融入寻常百姓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全乡党建、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活动,通过双语宣讲的方式,组织志愿服务队到边境村寨开展宣讲,确保党的政策宣传通俗易懂、家喻户晓。以火塘会、户主会等形式,用“听得懂、记得住、接地气、贴生活、合实际、效果好”的方法,向村民群众宣讲乡村振兴、边境疫情防控、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政策法规等内容,重点对疫情防控背景、强边固防意义、跨境犯罪危害等进行讲解,讲好群众身边事,教育引导更多党员群众学习身边榜样,汲取奋进力量,自觉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共同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做好宣传政策传声筒、做好民意收集收纳筐,让“家门口”服务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截至目前,木城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理论宣讲50余场次。同时,以村民大会、全员核酸检测日为契机,组织开展30余次宣传,悬挂标语5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张,进村入户讲解100余次。

抓好“基层治理”,让暖心真情“浸润群众心田”。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坚持从服务队伍、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入手,不断优化制度机制,抓实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引导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画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通过“网格化”管理,抓实基层治理工作,基层党员当好基层治理“主力军”,绷紧基层治理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基层治理。全乡基层党员响应号召,带头加入党员先锋志愿队、参与防控宣传、核酸检测、劝导疏导、法律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抓实“3户5户联防联控”网格化工作机制,搭建“乡、村(社区)、村民小组长、网格化小组长、村民”的立体化网格化体系,守好党员责任区,守牢基层治理主阵地。力促基层治理精细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文明实践创新化,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绘好“生态文明”,让绿水青山“环绕你我身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组织干部、党员、群众组建志愿服务队,木城乡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对党员进行党员设岗定责,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确保每项任务有人管、每项责任有人担,构建起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创建格局,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干、志愿服务当先锋、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设立党员中心户岗,切实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卫生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好村庄颜值“美容师”。把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列入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争做带头人,做到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干,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当中。当好村庄颜值的“守护者”,上下足功夫,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群众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共享、人人监督、人人守护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好脚下的绿水青山。


过好“传统节日”,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气象”。木城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载体,结合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等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让传统节日文化在基层焕发新气象,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始终保持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如微风细雨般融入群众生活之中,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主旋律。


做好“基层评选”,让榜样力量“绽放基层光芒”。木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评为优,建立健全激励褒扬机制,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优秀党员、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扩大典型示范效应,把身边榜样变成鲜活的正能量、看得见的价值观。突出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理念,立足居民需求、家庭特色优势,通过进行挂牌亮身份等举措,把个人荣誉上升到家庭荣誉,把“一人带头”独奏变成“全乡联动”合唱,让榜样的力量在基层中绽放光芒,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社会氛围。

树好“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走进大街小巷”。木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断升级群众自治管理。结合新风培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优化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进一步弘扬新风正气,抵制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歪风陋习,倡导喜事新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通过群管群治,抵制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歪风陋习,倡导喜事新办、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气氛。
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走村串巷相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把文明实践活动送到了群众身边,把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角落,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汇聚成为一股股红色的暖流,温暖着边境线上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