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茶乡平达
平达:以“三力”举措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8日 17:12 浏览:[] 作者:王晓曈 来源: 打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达乡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措施,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在实处,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民生温度”。

  1. 组织领导有力,谋划“一盘棋”

为确保平达乡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有序开展,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新闻宣传、巡回指导3个工作组。在全乡范围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学习内容、工作安排、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安排。乡党委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平达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为什么,做什么,效果是什么”的思路,结合平达实际,列出计划、制定清单,付诸于实践,取信于群众,以实际行动体现出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心、实意、力行。

为民解忧用力,构建“一张网”

乡党委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需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调研,及时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乡党委统筹谋划民生实事计划9项。党政领导班子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率先垂范,带头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列领导班子成员(个人)“为民办实事清单”27项;组织10个村(社区)梳理上报“五件大事”“五件小事”各50件,为各村(社区)今后几年的发展明确了目标。通过各党支部书记带头,支部党员齐参与的方式,构建起了为民解忧的“责任网”。各党支部通过谈心谈话、座谈研讨等方式,组织支部党员一起梳理“为民办实事”清单,党员干部认领自身的办事任务,带头实干先干,较好地形成“头雁”示范;各党支部召开支部会,针对项目清单内容,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人,限定时间节点,确立成效目标,每名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实施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截至目前,乡领导班子、村(社区)干部、其他党员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0余件。

服务群众发力,拧成“一股绳”

学习党史,办好群众的每一件“急事、难事、小事”,把为民服务贯穿到每一处工作细节中,找准办实事的着力点,下足绣花功夫,把学史力行落实在为民服务的“行动”中。每一名基层干部的工作都是平凡且普通的,他们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一颗真诚为民的心,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平达乡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11支,以党员为主体,组织党员亮身份、定目标、办实事,倡导“为群众办实事,人人都是先锋”。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进田间地头、进困难家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送关怀、送温暖,送服务,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领群众解难题,将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大街小巷每个角落,使得为基层群众服务这一“神经末梢”更具温度和活力。截至目前,平达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为群众办实事活动30余次,共有300余名党员带动2000余名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等工作中。组建11支“红袖标”治安巡逻队,共100余名巡逻队员。在大街小巷开展治安巡逻,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是平达治安动态的“观察点”“流动哨”,是加强社会治安防范的“千里眼”“顺风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唯有从“心”出发,才能让群众真正的放心、安心、舒心。平达乡将继续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过程,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