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清新龙新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2日 10:35 浏览:[] 作者:马益胜 来源: 龙陵县龙新乡 打印

龙新乡易地扶贫搬迁户实施6个集中安置点及1个分散安置,计划搬迁650户2563人(建档立卡户499户、同步搬迁户90户、县级承担卡户2户、县级承担非卡户55户、整改调出户4户)。其中,无房户32户、四类可不拆1户,应拆除旧房复垦复绿617户,完成旧房拆除复垦复绿617户,拆旧复垦复绿率100%。所有安置点,已完成场地平整、通电工程、通水工程、通路工程、养殖小区、绿化等,同时,全部制定产业就业方案,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均有1人及以上就业。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支部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成立党支部,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的全体党员纳入党支部统一管理。党支部建设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心任务,重点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制度。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做联系搬迁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宣传、组织和团结群众的功能,致力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建后管理问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群众工作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着力在增进群众信任,赢得群众支持上下功夫。

二是坚持“公”字为要,突出对象精准。始终把公平、公正、公开贯穿整个搬迁过程。乡党委、政府围绕“精准片区、精准对象、精准宣传,先建档立卡贫困户,再地质灾害威胁户,后一般贫困户”的工作思路,召开户主会101场次,入户走访1800余户次,实现搬迁对象精准锁定。

三是坚持科学选址,优化村庄布局。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围绕靠近集镇、靠近中心村、靠近生产区、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的原则,结合村庄布局规划调整,将布局零乱、零星分散的自然村整合归并,建设中心村集中安置,实现“小村归大村、散户并成寨、四山迁朝路、边远靠集镇”,解决居住较为分散问题,实现了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目标。

四是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以人为本。围绕把安置点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聘请规划设计公司结合整体布局、精心设计,综合考虑了现代文明生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全面推进人畜分离,厨卫入户,在安置点建设样式及功能设计上,确保满足了产业发展需求,突出了安置点相关要求。凭着做好新颖规划、长远设计、产业规划,做到了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开工,无民居设计、不动土,突出了规划引领的作用,增强了群众搬迁的意愿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五是坚持长远谋划,突出脱贫支撑。一是做强传统产业。改善迁出区产业发展条件,实施产业发展全覆盖,稳固传统农作物种植,加强现有核桃抚育管护,重点扶持生猪、牛和黄山羊养殖;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扎实开展石斛枫斗加工、农特产品初加工和农村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积极培植石斛枫斗加工厂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让搬迁群众就地创业就业;三是抓实劳务输出。成立劳务输出互助组织,有序输出剩余劳动力,为外出务工提供路子和保障。把“搬迁”和“发展”有机结合,让搬迁群众想搬、愿搬、主动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