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活力龙山
龙山镇探索“12345”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 让文明实践出新出彩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2日 15:22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为提升龙山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基地建设水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龙山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龙山镇探索推出“12345”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不断传递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实践新作为。

紧扣一条工作主线

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始终贯穿乡风文明这条主线,凸显“城乡一体、智慧治理”两大特色,构建镇、村(社区)、组三级联动,打造“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三级服务阵地,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把阵地打造成为面向基层党员群众,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形成“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宣教格局。

打造两支服务队伍

龙山镇紧紧围绕“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以建强队伍为统领,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两支服务队伍。一是以镇村组党员干部为主体,组成新时代文明服务队伍,深入村寨开展宣讲工作,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二是以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为主体,组建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伍,扎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新时代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紧贴三个群众需求

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聚焦群众“需求侧”,结合群众知识需求、文化需求、社会治理需求,制定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建立“百姓吹哨、各方必到”“群众点餐、实践所买单”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志愿服务“供给侧”精准落地,让志愿服务更贴心。

聚焦四个工作任务。一是理论学习创新意。龙山镇依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基地。运用多彩党课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将村级活动场所、村(社区)党员活动室等整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是政策宣讲走新路。理论宣讲小分队充分利用各种会议,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政策,帮助农村群众了解掌握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说明白。三是主流价值育新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方针设计成为具体操作性的项目,在横山村大塘子小组、白家寨村绿树组、河头社区老街子组、户孔村委会打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长廊,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四是文化活动引新风。龙山镇18个村(社区)均建立1支以上的文化文艺队伍,广泛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制定“五管一约一示范”,在17个村(社区)、易地搬迁小区宣传栏展示加快推进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村风民风的转变。

助力五项中心工作。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志愿者扶贫解困、引领就业创业、服务群众等作用,通过宣讲引领、帮扶引导、典型带动,在补足贫困户精神之钙上下功夫,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同时积极举办致富带头人讲座,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造血”能力。二是助力疫情防控。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为群众提供“代跑代办代护”,疫情期间,龙山镇19支志愿服务队累计代跑代买东西22次,代护居家隔离对象户779户,代办事情20余件,为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三是助力人居环境。以“志愿活动日”为载体,让“收拾屋子 打扫院子”常态化,同时,结合爱心超市管理让参与“整治村子”广泛化。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人居环境整治管起来、好习惯树起来、人心聚起来,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四是助力安全生产。龙山镇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内容。今年以来,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5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五是助力产业发展。组织志愿者为贫困群众进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深入田间地头,传授农作物防治知识,零距离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帮助售出10余吨滞销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