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内分布有近南北向断裂5条:柯街断裂、蒲漂-施甸断裂、怒江断裂、龙川江断裂、腾冲火山断裂;北东向断裂3条:大盈江断裂、瑞丽-龙陵断裂、畹町断裂;北西向断裂4条:罗明坝-太平断裂、昌宁断裂、澜沧江断裂、六库-瓦窑断裂。断裂纵横交错、相互交汇,构成了市内复杂、破碎的地质结构。市内及邻区大多数断裂都属地震活动断裂,应力积累条件好,历史上中强以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且地震类型丰富。从2011年3月缅甸7.2级地震以后,云南进入了新一轮强震活跃期。从2012年以来,保山一直被中国地震局和省地震局划为6.5级左右地震重点危险区,5县(市、区)均在危险区内,震情形势不容乐观。1900年-2015年,保山辖区内共发生过5.0级以上地震48次,其中5.0~5.9级地震37次,6.0~6.9级地震9次,7.0级以上地震2次。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6年龙陵7.3、7.4级大地震,2001年施甸5.2、5.9、5.3级地震,2004年隆阳5.0级地震,2011年腾冲两次5.2级地震、2015年昌宁5.1级地震。其中,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龙陵发生7.3、7.4级大地震,波及范围500公里。据统计,地震造成98个公社受灾,受灾户口55100户,全区共死亡84人,重伤284人,地震造成全区各类损失共计2亿元。2001年4月10日11时13分,施甸县太平乡发生了5.2级地震,12月18时46分又发生了5.9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据统计,地震造成3人死亡,2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490万元。2004年10月19日06时11分,隆阳区汉庄镇发生5.0级地震,地震造成村镇和保山市政府所在地民用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地震中无人死亡,2人重伤,126364户共398327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1720万元。2011年6月20日18时 19分49秒,腾冲县芒棒镇发生5.2级地震,据统计,地震中3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7840万元。2015年10月30日19时26分39秒,昌宁县大田坝镇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保山市长宁县、隆阳区与大理州永平县3县共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200万元。此次地震无人伤亡。
从刚才我们看到的地震案例和台网相关数据,可以得知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历史上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中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5,人口占1/5,地震却占1/3,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占1/2。然而,在自然灾害中,地震由于其难以预测、破坏力巨大、次生灾害严重并且影响深远,而被称为群灾之首。
以汶川地震为例我们初步认识一下地震带来的巨大灾害。汶川8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5461900 间民房倒塌,900座桥梁和27座隧道倒塌,22000公里公路毁坏等(如图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由于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因此,被称为群灾之首。
地震中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主要是因为:地震时工程的破坏和倒塌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地震时工程的破坏和倒塌呢?--不合格的土木工程。包括不当的选址;不当的抗震设防;不当的知识;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含不当的材料);不及时的加固;导致土木工程不能抵御各种可能发生的载荷而导致土木工程的失效乃至破坏,最终形成社会的灾害。(如图所示)
地震灾害是人类所面对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灾难面前我们无法选择生命,但我们可以保护生命,可以通过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来认识地震和有效应对地震,从而提高我们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应对地震中将地震灾害损失降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