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副县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传达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县2018年工作,提出2019年工作建议。
一、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
2019年1月4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北京召开2019年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国务委员、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勇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汇报了年度地震活动趋势会商的结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同志向会议报告了2018年抗震救灾、防震减灾工作情况和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
1月24日,云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昆明召开2019年云南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副省长和良辉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地震局介绍了2019年地震趋势和重点危险区预测意见。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王彬同志传达了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汇报了2018年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2019年工作安排建议。
4月26日,保山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在隆阳区召开,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光兴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防震减灾局局长寸瑞红总结了全市2018年防震减灾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了2019年工作任务,我县政府领导带领防震减灾局参加了会议。
上级各级会议都对2018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在完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地震灾害风险防控、有力有序开展抗震救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今后一段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强化领导、压实责任,统筹协调各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工作合力,切实做好震灾防御建设,突出减灾实效,扎实做好应急救援救灾准备,确保拉得出、打得赢,推进地震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提高抗震设防水平,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公众防灾素质。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二、2018年工作成效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全县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领导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按照防震减灾工作四个纳入的基本要求,在经费投入、措施落实、工作督促、队伍建设得以保障,工作体制得以不断建立健全。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确保了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盯紧震情,监测预报稳妥有效。建立覆盖各相关部门和县、乡、村三级的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地震群测群防网,完成了象达勐蚌、龙新雪山、勐糯大寨三个测震台的选址工作。组织实施全县震情分析和震情跟踪工作月报,以及高考期间、突发地震等特殊时段的震情会商研判,较好地把握了我县及周边震情趋势,为县委、县政府领导掌握震情动态提供重要信息。三是居安思危,应急救援有准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法制化管理,严把抗震设防审批,减隔震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当中,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健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全覆盖,全县建成有效场所280个,有效总面积共100多万平方米。四是强化宣传,全民防灾意识有提升。全面开展防震减灾三小工程建设,并采取传单、展板、讲座、演练、微博、微信等传统和新型宣传媒介相结合的方式,在5·12、11·6等重点时节时段,广泛开展科学防灾知识宣传,全民防灾意识、救灾水平全面提升。比如:2019年1月13日,我县在龙新乡绕廊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加入了直升机空中救援的新兴力量,与地面救援互相配合,形成有效的补充,填补了龙陵地震应急演练中空中救援力量的空白。
三、2019年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持续贯彻落实“四个纳入”(即: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工作,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防震减灾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目前,本轮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责,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确保防震减灾工作全县“一盘棋”。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抓好职责内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加强震情跟踪监视。邦腊掌观测站、各宏微观监测点要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震情跟踪和分析研判,强化地震预测意见管理,出现显著地震活动和显著宏微观异常现象,经讨论评估后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地震部门报告。具体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预测打基础。建立健全邦腊掌地震观测站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全局人员到观测站值班,提高观测数据质量,为震情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扩大宏微观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水平。计划在7月份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宏观观测点摸底普查,增加宏观定点观测点数量,计划把全县宏观观测点增加到20个以上,健全全县宏观监测群。第一时间捕捉地震前地质、水情和动植物异常变化等情况,为震情分析、预测提供充分数据来源和有力依据;三是健全县、乡、村三级监测体系,发挥好群测群防作用。各乡镇、各行业部门要完善宏微观监测体系、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国土地质灾害监测员、水务水库河道管理员,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反映情况。
三是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发改、住建、交通、水务、地震等部门,要依法依规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设防标准和《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确保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认真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工作。
四是抓好地震应急防范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增强防大震、救大灾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应急防范准备。及时修订我县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应对重大、特别重大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及时修订部门应对方案并组织演练,提升全县防震救灾应急能力。
五是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能力。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提出了工作要求,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到位。一是要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健全舆情收集、分析、引导和信息发布机制,规范防震减灾信息发布工作;健全地震新闻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制度,积极稳妥地做好地震事件新闻宣传工作。二是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途径,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结合震情、社情、舆情,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三是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纳入本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干部培训中开设防震减灾培训课程,加强领导干部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提升防震减灾工作能力。四是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结合科普宣传“七进”活动,加大中小学师生科普宣传力度,发挥小手牵大手宣传效应让社会公众感受到“防震减灾,大家在行动”。
各乡镇、各部门要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始终坚持树立“预防第一”的思想观念,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做实“三个一”:做实一次知识普及,做到急中生智;做实一份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做实一次应急演练,做到训练有素。
最后,借鉴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灾前预防不仅比灾后救援更人道,而且更便宜。希望大家全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以上是初步建议,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