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统计工作
龙陵县2016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30日 10:42 浏览:[] 作者:杨东江 来源: 龙陵统计局 打印

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为统领,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以“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为主攻方向,稳定播种面积,突出科技引领,挖掘生产潜力,夏粮、秋粮均实现了面积和产量平稳双增,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了连续九年增长。  

一、2016年全县粮食生产情况  

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达490647亩,同比增加23亩,比去年略有增长;粮食总产量达152146吨,同比增加4139吨,增长2.8%。  

(一)夏粮方面。2016年,全县夏收粮食总产量达31581吨,比上年增加1962吨,增6.6%,实现了平稳增产。夏粮播种面积153088亩,比上年增加8亩,增长0.01%。其中:谷物产量19407吨,比上年增加888吨,增长4.8%;播种面积81338亩,比上年增加8亩,增长0.01%。豆类产量3703吨,比上年增加105吨,增长2.9%;播种面积36650亩,与去年持平。薯类产量8471吨,比上年增加969吨,增长12.9%;播种面积35100亩,与去年持平。  

(二)秋粮方面。2016年,全县秋粮总产量达120565吨,比上年增加2177吨,增长1.8%;秋粮播种面积337559亩,比上年增加15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稻谷产量52577吨,比上年增加573吨,增长1.1%;播种面积121304亩,与去年持平。玉米产量56353吨,比上年增加1368吨,增长2.5%;播种面积151157亩,与去年持平。豆类产量2123吨,比上年增加45吨,增长2.2%;播种面积14367亩,比上年增加38亩,增长0.3%。薯类产量6488吨,比上年增加209吨,增长3.3%;播种面积28743亩,比上年减少18亩,减0.1%。  

二、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的因素  

(一)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强中央农业保护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农业保护补贴政策效能,切实保护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大对粮食功能区的扶持力度,支持粮食功能区建设生产核心区,对粮食生产者进行利益补偿,增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二)着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一是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56.9万亩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兴粮为支撑,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地力水平、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等措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三)实施科技增粮工程,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展农作物良种、农作物高产创建、农作物间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绿色增产模式、粮食作物地膜覆盖、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八大”科技增粮工程,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进一步加大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粮食单产比上年提高8公斤,确保了粮食稳定增产。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提高粮食单产。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应有水平。要通过改善耕地质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行先进的耕作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优化,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效益。  

(二)扎实推进粮食种子工程,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完善种子生产基础条件,加快良种引进、选育和技术创新步伐,在搞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同时要加强种子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良种引进推广秩序。  

(三)密切关注农业生产,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疏通和完善田间排灌设施,做好种子调剂和农资储备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抗灾生产技术,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