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文化旅游
县文旅局“三挖”为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8日 11:11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寻红色印记、享绿色康养、品文化龙陵”,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结合龙陵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化遗产等优势打好龙陵资源特色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做足文旅融合发展新文章。截至目前,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9个、1A级景区2个。

深挖“红”资源点燃“红”经济。充分发挥龙陵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有革命遗址可看、有红色故事可讲、有发展路径可塑、有振兴‘钱景’可期”的红色旅游景点,先后对松山战役旧址、李鑫故居、西山坡红色教育主题公园、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朱家璧故居等红色景区景点开展景区品质提升行动。大垭口社区以松山旅游小镇建设为契机,以红色文化为魂、美丽村寨为韵、旅游产业为基,进一步提升新村软硬件建设,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挖掘抗战文化内涵,围绕“看得见风景、望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的旅游目的地目标,走出了“彰显抗战文化、建设旅游新农村”,独特的抗战历史文化吸引着海内外、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旅游观光的旅游者,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22年,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4A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次64.898万人次,大垭口社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万人次。

深挖“热”资源点燃“热”经济充分挖掘温泉地热资源潜力,全力实施“温泉+”旅游开发,以“温泉康养”赋能全域旅游,积极打造集温泉旅游度假、温泉医疗康养、温泉调理养生等多业态开发模式。如今,邦腊掌温泉养生度假区充分利用邦腊掌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有效利用好氡氟泉这一珍稀资源,以“五星温泉”为着力点,将温泉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突出“具有浓郁生态氛围的温泉养生度假区”定位,形成品牌效应。2022年,邦腊掌温泉养生度假区共接待旅游人次48.0513万人次,实现总收入561.97万元。

深挖“古”资源点燃“古”经济。以非遗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旅游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围绕民族文化主题在勐糯镇大寨村打造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马腿琴、大鼓)、勐糯老傣文、勐糯镇傣族剪纸技艺等非遗项目融合景区开发,将非遗注入旅游体验,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2022年,勐糯大寨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次23.8478万人次。景区以传统手工艺开发主线,鼓励引导全县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积极研发非遗文创品牌,打造集体验、传习、展示、消费为一体特色非遗产品品牌的多元立体式非遗产业链。成立了“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龙陵县群艺刺绣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口帮扶定单签订,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成员实现月收入3000余元,“龙陵县群艺刺绣专业合作社”年销售1160件手工产品,年营业额1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