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文化旅游
龙陵县文化馆做足“六篇文章”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7日 16:37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文惠民工程”是龙陵县委、县政府2023年十大惠民工程之一,是一项惠及全县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重点工程。龙陵县文化馆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将文化惠民工作落到实处。

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契机,强化文艺队伍建设。为打造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专业能力过硬的文艺人才队伍,龙陵县文化馆、民族文化工作队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契机,2023年2月2日与龙陵县高级职业中学签订了龙陵县艺术专业班(音乐表演专业)合作办学协议,3月初已招收艺术特长生30人,由民族文化工作队专业演员担任专业课的教学任务,现艺术专业班已正式开班上课。此举措为切实增强龙陵县舞台艺术人才的梯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保证。

以群众需求为重点,积极推进总分馆制建设。近年来,龙陵县文化馆探索实施了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覆盖面广、全面开放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以龙陵县文化馆为总馆,分别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12个龙陵县文化馆分馆、35个服务点,总馆指导分馆开展文化活动,提高了分馆服务效能,推动服务方式转变,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2022年总分馆上下联动,开展文艺活动120余场。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展演。龙陵县文化馆紧紧围绕惠民实事责任清单开展惠民演出工作,目标任务为每年完成惠民演出70场次以上,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完成60场次以上。演出通过歌舞、文艺党课主题节目情景剧、歌曲、戏曲、民族曲艺说唱、知识互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理论宣讲“唱起来”“跳起来”“活起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千家万户。2022年实际完成惠民演出、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各80场次,服务19.8万人次。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积极推进公益培训。龙陵县文化馆高度重视群文辅导工作,深入学校、警营、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乡镇积极开展辅导工作。2022年辅导公安系统快板《百年光辉路.忠诚铸警魂》,中医院“5.12护士节”舞蹈《最美逆行者》、诗朗诵《因为我是护士》、《天使之歌》,龙陵县总工会理论宣讲《用劳动精神点亮我们的人生》,税务系统合唱比赛歌曲《中国税务之歌》《爱我中华》《志成学子之歌》,边防大队一队一品舞蹈《阿细跳月》,职中舞蹈《峡谷欢歌》,龙山小学《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美文颂读,龙陵县2022年第五届中国医师节节目舞台剧《超时空医说》,职中舞蹈《峡谷欢歌》参加群众文艺大赛,老年艺术团舞蹈《十唱共产党》参加全市群众文艺大赛,龙江稻花鱼节舞龙队,龙山小学体育周文艺节目入场式,龙一中初中部舞蹈《花腰姑娘》,到黄连河村辅导广场舞《十唱共产党》。全年辅导共计220场次,辅导6320人次。完成2022年“群艺课堂”培训140场次,服务2450人次。

以国民文化为根基,积极推进“国门文化”。为积极推进我省边境地区“国门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龙陵实际,依托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在龙陵县边境管理大队成立龙陵县文化馆分馆,在芒颜站、东风桥站、曼海站、红旗桥站、打黑站、木城所设立边境“国门文化”服务点,开展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活动22场,实现警民携手并肩,合力打造“国门文化”建设。

以精神文化为核心,推进线上服务“零距离”。龙陵县文化馆抓实抓牢线上服务工作,依托云南公共文化云平台、抖音号、视频号、公众号具体开展群众文化工作。2022年,云南公共文化云平台完成考核目标任务:新用户注册232人,完成率110%;视频时长完成304分钟,完成率253%;更新信息资源完成155条,完成率129.1%;发布活动完成23场,完成率766%;展览展示完成266件,完成率886.7%;文化配送完成97场,完成率4850%;志愿者招募完成8场,完成率800%;开展直播2场,完成率100%;在线场馆及活动更新与推送完成97条,完成率121%;全民艺术普及课程线上服务及预订课程完成9节,完成率112.5%;基层文创非遗等产品线上展示完成43个,完成率107.5%;培训完成培训279人次,完成率1395%。视频号、抖音号同步发布活动视频59条,视频号同步直播20场,公众号发布信息80条,共服务3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