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文化旅游
龙陵县傈僳族服饰央视首播,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2日 15:01 浏览:[] 作者:杨作章 来源: 龙陵县文广局 打印

7月10日12点30分,《老艺新生》-傈僳族服饰在CCTV-7【乡土】栏目首播,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老艺新生》-傈僳族服饰以全新视角打开观众视野,节目由两位来自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走入龙陵县黄连河村拉开序幕,以龙陵县平达乡傈僳族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以民间老艺人余照娣带动服装设计系大学生完成文化产品的创意和开发为切入点,向人们讲述了龙陵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傈僳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余招娣招徒学艺、传承傈僳族服饰制作工艺的故事,并将平达的风土人情、特色产业、集镇风貌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完美糅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让丰富多彩的龙陵民族民间手工艺呈现在观众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而传承的主要对象是年轻人。节目通过传统老手艺人余照娣与两位高校学生进行的新老理念碰撞,激发了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与责任感,本着“传承而不泥古,创新却不越界”的宗旨,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转化,使之重新绽放新鲜的生命力。

两位高校学生被傈僳族服饰浓郁的民族风格所吸引,一心想帮助余老师完成其多年的心愿-再为母亲做一套手工精致、别具一格傈僳族服饰。在向余老师学习刺绣技艺的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寻找传统技艺与作品创新的结合点,探索一条让传统技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新路子,让更多人士对龙陵县傈僳族服饰及刺绣工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充分感受龙陵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

6月21日,黄连河村傈僳族刺绣工艺代表团曾应邀参加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指导,由民族非遗研究院、CCTV-7乡土栏目共同主办的《老艺新生》开播仪式。当朴实的傈僳族同胞身着绚丽多彩的傈僳族服饰惊艳亮相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那一刻,各界人士无不为之翘首。

看到如此绚丽的服饰和如此精湛制作工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民族非遗研究院领导毅然奔赴龙陵,深入平达乡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勐糯镇傣韵织锦专业合作社、龙江乡群艺刺绣合作社、象达镇南海寨人面竹纸伞作坊等地进行考察调研,详细了解龙陵县非遗文化产品情况和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特点,并落地了部分沪滇合作的项目,现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公司+合作社+非遗+就业”的合作模式,为龙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专题节目的播出,龙陵人民奔走相告,对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各乡镇的专业合作社、手工艺作坊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据悉,来自北京、上海的加工订单源源不断,龙陵县民族民间手工艺制作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看到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