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林业草原
《云南经济日报》聚焦龙陵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9日 09:58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12月28日,《云南经济日报》记者对龙陵县林业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等进行现场采访。县林业局局长接受采访,县委宣传部领导陪同采访。

近年来,龙陵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精神要求,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目标,着力写大“林”字、盘活“山”字、做实“农”字,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做好绿水青山这篇文章。重点从围绕多渠道“建”绿、建设“森林龙陵”,多措施“护”绿、建设“美丽龙陵”,多途径“用”绿、建设“富裕龙陵”三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10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共实施人工造林70多万亩、退耕还林31.34万亩、生态公益林38.6万亩,义务植树560万株。其中累计向林农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800多万元,惠及全县10个乡镇2万多户8万多人,户均增收4900元左右。“十二五”以来,全县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率、面积受害率等指标均低于下达指标数;共受理林业行政案件2153起,处罚2210人;累计办理林权流转835起,流转面积3.27万亩,流转金额3168万元;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80起,抵押面积1.88万亩,抵押贷款金额5508.6万元;累计接待游客487.4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收入31.1亿元。2015年全县预计完成林业总产值63800万元。

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在加快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林业部门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总体要求和“科技创新、集约发展、林农增收、民生改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特色林产业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础促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林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抓”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县、乡(镇)从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分别成立相关特色林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创建“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挂、时时有人督查”的“四有”新发展格局。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素质促发展。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构筑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产业网络培训体系。“十二五”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150多起、培训群众5万多人次。三是强化经营管理,搭建平台促发展。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户成立各种涉林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健全完善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的相关经营管理制度,对有条件的林产业和产品实行统一种植管理技术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等“六个统一”管理,搭建“政府+职能部门+合作社(协会)+科研机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条龙”经营服务平台。四是强化样板建设,抓好示范促发展。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路”的方法积极打造特色林产业示范样板。“十二五”以来,全县共建立核桃等特色林产业示范面积31700亩。达到让林农“看有样子、学有模子、干有路子”的目的。五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扶持促发展。县委、县政府把特色林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特别是在强化政策引导上狠下功夫。根据林农需求和产业目标任务,以市场为导向,每年对《核桃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油茶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石斛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等特色林产业扶持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使《意见》更能调动林农发展特色林产业的积极性。六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促发展。由于林农对科学的生产经营技术和操作技能掌握较少,致使全县核桃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存在重栽轻管现象。为此,全县结合“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的实施,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组织实施特色产业培育项目,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幅提高林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七是强化合力效应,整合资金促发展。整合林业、扶贫、农业、科技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变“遍地撒胡椒面”为集中资金合力重点推动特色林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