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民政局以践行“四字密钥”抓实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工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一个“实”字。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两级救助管理网格,强化属地管理,实现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全覆盖,做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努力让所有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县民政局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大力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巡视排查。巡查人员细致巡查超市、商场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并深入车站、公园、桥洞等流浪乞讨人员出现频率较高的区域重点巡查,向路边行人、店主等了解、收集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做到无缝隙、全覆盖、多领域、全时段巡查。
坚持谨慎工作,突出一个“细”字。为强化疫情防控,精准排查管控,分级分类处置。一经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立即采取测量体温、消毒等必要防护措施。体温正常的,巡查人员即采取交谈、查看证件和随身物品、请派出所协查等方式,甄别其户籍地,按程序实施救助。体温异常的,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低风险地区输入人员经核酸检测无异常的,按程序实施救助。中高风险区域来龙和活动轨迹不确定的滞留人员,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后无异常的再按程序救助。
坚持精准对接,突出一个“准”字。对流浪乞讨人员和遇到临时生活困难的人员实施24小时服务,实行站与站之间工作的无缝对接;不拒收其他站送来的各类受助人员;不恶意遗弃受助人员。
坚持长效机制,突出一个“常”字。救助站制定配套措施,明确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救助对象转介处置程序,利用城市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发动乡(镇)、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工作力量,动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公交(出租车)司机等积极参与,制定常态化、制度化街面巡查制度,建立覆盖全面、协同到位、服务及时的救助管理网络。强化街面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依规处理违反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规定的行为,有效减少“强行讨要”“职业乞讨”等不文明现象。
县民政局将持续保持巡查力度,对流浪乞讨人员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做到应救尽救,确保安全无事故,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