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部署,全面扛实责任。一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教体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对各校(园)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二是认真学习“5618”紧急叫应叫醒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和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地震来临之前,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在成灾之前,切实把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二、强宣传,筑牢安全意识。一是通过科普宣传、主题班会、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宣教形式提升学生的安全减灾知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防灾减灾常识,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筑牢安全“防护墙”,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主题班会1200余场次,出黑板报1680期。
三、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一是组织各学校认真按照《龙陵县防震减灾校舍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任务清单》采取自检自查方式,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实行清单化销号管理。二是教体局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校园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工作薄弱环节,督促、指导校园对照安全隐患问题及时逐项整改销号,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2025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开展自查共290场次,联合部门开展排查2次。
四、实演练,提升自救能力。一是全县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应急演练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结合上课、午休、夜间和教室、宿舍等背景情况开展形式各样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师生严格依据应急预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照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二是在演练中检验实效,不断查找演练中的短板漏洞,根据薄弱环节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目前,已组织开展地震逃生疏散演练540场次,参与师生2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