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院士专家“会诊”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工程技术难题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9日 09:17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6月24日至25日,来自中国工程院的10名院士、26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汇聚重点控制性项目工程--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就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亚洲山岭第一长隧道技术难题进行“会诊”,围绕隧道难题开出“药方”。

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国际著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梁文灏,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专家王复明、钮新强、郑健龙,防护工程专家周丰峻等一行36人, 先后来到中铁隧道集团大瑞铁路项目经理部,考察了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出口、2号竖井、1号竖井和钢加工厂。考察中,院士、专家深入隧道开挖面查看隧道掌子面围岩及施工情况、地质情况,详细了解高黎贡山隧道的地质水文情况、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以及目前施工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对高黎贡山隧道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及项目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大瑞铁路全长350公里,由云南省政府与铁道部合资建设,是继内昆铁路之后在云南投资最大的铁路建设项目,项目投资估算总额257.3亿元,建设工期为6年,建成后将大大改变云南西部的交通运输格局。位于龙陵县境内全长34.5公里的高黎贡山隧道是目前亚洲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三高"即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即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和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等特征,隧道施工要穿越18条活动断裂带,克服高温热害、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岩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技术难题,被誉为地质博物馆,成为大瑞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据了解,受地形条件控制,高黎贡山全隧采用钻爆法施工增设辅助坑道困难,无法实现"长隧短打"实现设计工期的要求,因此对隧道采用开敞式 TBM 施工方法。

25日,在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施工方案暨长大深埋隧道建设方案院士、专家咨询会上,与会院士、专家围绕“高黎贡山隧道施工方案及对策研究、我国超长深埋隧道修建理念与方法、敞开式TBM快速穿越软弱富水地层的技术改进与创新”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认为如何安全、优质、快速、环保、经济、合理、创新地建成高黎贡山隧道是工程的关键和难题,院士专家们从隧道线路优化、施工组织、开挖支护、通风照明、防灾救援、运营管理等方面对隧道设计及施工提出了指导意见,并提出了加强隧道施工工期控制、充分研究TBM施工的可行性、强化科研课题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等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高黎贡山隧道项目将为我国今后修建类似工程提供先例和典范。

王梦恕院士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发展建设现状,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指出,要以行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为攻克隧道行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铁路建设由平原区转向山区,隧道及地下工程是21世纪土木工程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方向,山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目前我国对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通风照明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都给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提出严峻的挑战。

中铁集团表示将认真整理、消化和吸收院士、专家咨询意见, 全力以赴地建好亚洲第一长隧--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工程。(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