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42-5-/2021-1231002 发布机构 龙陵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1-12-2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卫生
《龙陵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为便于全县各有关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更好地理解《龙陵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方案》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促进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措施,积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结合实际制定该方案。

二、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2022年底,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龙陵、健康龙陵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异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三、主要内容

《方案》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工作目标,提出龙陵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

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异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件明显下降。第二部分为工作措施,一是健全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成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健全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加强特殊行业、场所心理服务网络;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巩固和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活动。三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培育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精神科人员待遇。四是落实医保政策,合理确定待遇。根据上级部门安排部署,落实好特殊病、慢性病医保政策。第三部分为实施步骤,启动项目阶段。由县卫生健康局牵头,草拟试点工作方案,提交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收集汇总相关资料,做好相关指标基线调查;组织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初期实施阶段。各部门对照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困难,制定各工作重点细化方案,促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深入推进阶段。总结项目初期经验,完善后续策略措施;把准问题整改方向和工作着力点,促进项目深入推进和有序实施。总结完善阶段。开展自查自评,提炼工作经验,整改存在问题,充分做好考核评估准备,确保实现项目预期目标。考核评估阶段。总结工作经验,做好迎接上级考核评估工作。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试点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二是政策保障。制定有利于社会心理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人员和技术保障。成立县级专家委员会,专家组为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建立县级“心理人才库”,推进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建设。四是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安排试点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积极开拓公益性服务筹资渠道,支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五是督导考核评估保障。按照目标任务和实施进度要求,定期开展试点工作督导检查和调研考评。政法、卫生健康、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部门每年至少开展1次联合调研评估和1次督导检查。

四、涉及范围

全县各相关单位,10个乡镇。

五、关键词诠释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常、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六、惠民利民举措

(一)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异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

(二)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适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意识,掌握情绪、压力管理等自我调适方法;为公安监管场所、社区戒毒、信访接待室、婚姻登记处、养老机构等特殊行业、场所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为孕产妇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访视内容;为老年人提供认知功能评估,推广抑郁症及老年痴呆适宜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