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小田坝社区通过长期探索,创建了“1454”工作法,切实改善村内环境“脏、乱、差”现状,让村庄美了“颜值”、提了“气质”,让群众树起“新风尚”、过起“红日子”。
树起“一个”新目标 ,打造“三生四美”小田坝
三生: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富裕,生态要健康
四美:环境美、业态美、人文美、生活美
环境美:建设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打造龙陵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一是通过各自然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村庄美化工程,提高居住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村容环境。二是通过外立面美化工程,对小田坝社区核心区建筑外立面和屋顶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业态美:促进多元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形成特色产业村。发展幸存生态旅游业,打造“农家乐”休闲游、农耕文化体验游、民俗游、山水游等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路线。人文美:发展小田坝特色文化价值。围绕稻田鱼等农耕文化主题,推广和发展相关文化活动。通过定期举办主题节庆活动,传播文化,扩大村庄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生活美:打造开放、舒适的小田坝。一方面完善民主
管理机制,一方面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使出“四套”组合拳,构建区域党建联合体
组织联建强堡垒。与松山交警中队、品斛堂酒业公司、镇安供电所、高速公路收费站、小田坝小学结对推进警地联建、村企联建、村所联建、村站联建、村校联建。
干部联组强联系。将社区435户家庭进行分组,建立档案,每名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员负责80余户家庭,实现“联组承包责任制”。
党员联户强服务。开展挂牌亮户活动,农村党员亮出“共产党员户”标识牌。推行农村党员挂片联户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群联动强合力。采取“党员日+”形式,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成果,叩问初心、践行宗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五支”行动队,打造规范队伍保运行
党员先锋队。党总支牵头成立党员先锋队,做到“带头调解矛盾、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提升环境”,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创建党员责任岗和示范区,延伸党组织服务触角。
巾帼宣传队。社区妇女同胞组建宣传队伍,每月固定主题,定期开展以面对面宣讲、针对性宣讲为主,集中宣讲为辅的基层宣讲活动,发挥妇女同胞“半边天”优势。
青年服务队。组织以共青团成员为主体的青年服务队,最大限度汲取青年力量参与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工作。通过校园“小手拉大少”,改善家庭卫生。
老兵攻坚队。充分发挥老兵敢抓敢管的特性,组建老兵攻坚队,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等方式方法解决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过程中的矛盾纠纷。
监督小分队。组建由监委会成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人大代表和有较高威信的村民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小分队,对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积分兑换、奖惩制度、村规民约等进行全面监督。
实施“四项”基本制,提升社区自治自建力
积分兑换制度。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群众根据检查情况获得积分兑换卡,积分卡以户为单位,持卡可在“爱心超市”兑换相应日常生活用品。
红黑榜公示制度。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按照流程和标准,对表现优秀的农户给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上红榜;对不参与行动甚至阻碍行动,故意制造矛盾的农户给以批评惩罚,上黑榜。红黑榜制度意在引导村民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
精细化管理制度。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辖区内435户农户对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对5条村组主干道进行“分段管理,专人负责,包干到户”,另外聘有保洁员12名进行日常环境卫生监督和维护。
集体经济分配制度。村集体经济以运营村级集体资产为核心,以带动农户、贫困户共同发展为目的,整合资金入股小田坝绿茶厂、云南晟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覆盖带动农户增收;争取沪滇合作等项目,在高速路口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出租,发展羊肚菌种植项目实现每年收益;采取异地发展模式,在县城购买商铺,通过出租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主要用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