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内容之一是乡风文明,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抓住“人”这个关键,从党建引领中寻求突破,让党风、民风、家风成风化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从党建引领找突破。2022年新年伊始,全镇启动“转作风、提素质、促发展”干部作风整治专项行动,从政治站位、核心要义、落地落实等方面建设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在学史增信、明理、崇德、力行的基础上,邀请新闻部门驻村工作队员为全镇村“两委”、党务工作者培训党建信息写作。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立定志向,写好党建信息;清醒公正,融入意识形态;守正创新,保持正确状态,用有温度的语言和党建好声音,让工作更走心。重点明确谁来指导意识形态、如何抓好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什么样的舆论导向、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为什么构建话语权体系等问题。

从“黑红榜”找对比。按照《龙陵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考评实施细则》,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围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管护机制等内容,每月对辖区内所有自然村进行探访、考评。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表彰先进、鞭策督促后进,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改变农民群众不良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新风尚,营造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文明家庭”找榜样。去年以来,全镇评选出了19户“文明家庭”,其中,镇安社区的张玉龙户被评为市级“文明家庭”,镇宝村的陈兴押户是“文明家庭”的代表。通过总结经验,积极宣传,构建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积极倡导热心公益、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借助榜样力量,传承良好家风,助推文明乡风。镇宝村把道德文化阵地建设纳入《村规民约》,以象征高黎贡山人风骨的“村花”野丁香为精神引领,建设乡风文明新高地。主要是完善发展家谱、家训,弘扬良好家风;爱党爱国、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心怀感恩奉献,自觉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和村组工作,主动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热心帮助困难群众。杜绝只要优惠政策而不履行个人义务,严禁妄议上级方针政策;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中华传统美德成为公民素养。

从“小手”找抓手。镇北小学通过《炎黄子孙》《愚公移山》《闻鸡起舞》等讲故事比赛,寓教于乐,提升人文素养,为文明乡风奠基,通过“小手”增强并延伸“抓手”。镇宝小学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延伸到“乡村振兴,教学为先”。加快推进文化经典落实到人,用中华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保山孔子协会、传统文化实验点、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谊结对,积极融入“文化振兴”。镇北社区把奖励学生制度写入《村规民约》,形成奋发努力、好学向上之风。

如今的镇北社区是省级文明村,从规划中的“童话世界”到眼见为实,慧外秀中。早农耕,晚休闲,早晚乐在其中;小田园,大花园,大小产业兴旺。党风、民风、家风三风聚力,有党员带头捐款,支持疫情防控抵边村的,有拾金不昧的,有矛盾化解达成谅解的......全镇心向文明、寻找文明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