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改工作启动以来,龙陵县以建设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为目标,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举措,不断优化产业工人成长“服务链”,打造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彰显了龙陵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
目前,全县共有全国劳模1人,省部级劳模7人、省五一劳动奖章9人、省级先进工作者5人,市级劳模12人、市五一劳动奖章13人、保山工匠4人,其中产业工人占比63%;评选“最美系列”先进个人200余人,产业工人占比达80%。
培根铸魂,让产业工人心中有信仰。龙陵县组织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县产业工人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打造以爱党、爱国、爱岗为主轴的产业工人文化。聚焦产业工人“工作时间难学习、休息时间学习难”等问题,打造了全县第一家产业工人赋能新平台——“职工夜校”和“青年夜校”,让产业工人实现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在全县范围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耕细作“产业工人1+5流动课堂”“劳模宣讲进基层”品牌,引导职工把寻梦、逐梦、圆梦的人生理想同勤劳、务实、创新的劳动精神紧密结合。创办“职工文化·雨屏之语”“劳动者风采”专栏,系统展示各行各业先锋模范及产业工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发布各类宣传信息、视频2500余条,吸粉10570余人。
搭建平台,让产业工人脸上有荣光。龙陵县深入实施“技能兴龙·人才强边”行动,建立健全“培训—练兵—比赛—奖励—晋升”五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培训、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职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建立教育、卫健系统技能竞赛长效机制,围绕石斛、硅业等重点产业,每年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和技能竞赛,以技能比武推动技术创新。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三分厂厂长王正勇,自2006年投身基层冶炼一线以来,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基层冶炼工成长为一名首席技师、云岭技能大师、保山市劳动模范、云南省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蜕变。全县目前已举办绿色硅、石斛枫斗加工、石斛宴系列等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30余场次,参赛1万余人次。
赋能成长,让产业工人眼里有希望。龙陵县将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相结合,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工人培养平台。保山工匠段兴恩,2020年成立“段兴恩保山工匠创新工作室”,致力于研究石斛人工种植方法和石斛枫斗加工技术攻关,开创了全国紫皮石斛集约化种植、种苗繁殖先河,在石斛种植、种苗繁殖、枫斗加工、枫斗精制方法等领域获取多项国家专利,牵头成立龙陵县益民职业培训学校,通过“传帮带”把石斛枫斗加工技术从家庭传统手工艺提升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动龙陵县石斛种植农民向石斛加工产业技术工人转变。同时,在全县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五小”成果评选奖励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评选奖励“五小”创新成果30项。推选的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优化选矿工艺设备提高铅、锌选矿回收率”项目获云南省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据悉,该项课题通过技术研究已获得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转化运用已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79万元。
依法维权,让产业工人脚下有力量。龙陵县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行“工会+”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共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0余件,为产业工人追回工资、社保金等30余万元。采取“工会干部+专业律师+企业员工”的模式,常态化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20余场次,服务职工5000余名。同时,把推行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履行维权主业的有效抓手,不断完善产业工人劳动要素、技能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创新成果、技术能力等要素,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技能导向长效激励机制。建立职代会规范化建设培训和检查制度,全县建立职代会制度企事业单位183个,国有企业建制率100%,非公企业80%。签订集体协商专项集体合同42份,续签128家,覆盖职工4946人。
暖心服务,让产业工人背后有保障。坚持深入企业一线、车间班组,开展蹲点调研,俯下身子倾听产业工人呼声,办好产业工人关切的“关键小事”,用精准体贴的实招,为产业工人解决后顾之忧。依托职工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升级搭建“传统+特色”标准化工会服务平台,深入企业开展常态化四季服务,目前已累计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困难劳模、一线职工等4000余人次,为64名女职工提供“两癌”筛查、30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服务。针对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困难,工会推出“爱心托管班”服务;职工书屋、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载体建设,为产业工人提供精神和身体休憩之处;启动县级示范性疗休养活动,提高一线职工生活品质。目前,共建成工会驿站16个,“司机之家”2个,职工之家(小家)25个、职工书屋24个,年服务职工达3.5万人次。
供稿/赵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