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9-8-12_A/2016-1022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平达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日期 2016-10-2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文化
平达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一、 基本情况

平达乡位于龙陵县东南部,东接勐糯,南连木城,西与象达为界,北与碧寨为邻。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1个村民小组,人口27113人。平达地质、地貌、气候独特,地形西高东低,呈三级台阶状分布,最高海拔2200米(西部龙拱山),最低海拔680米(东南部芦根河口)。受海拔影响,呈立体型气候,东部亚热,中部温凉,西部高寒。由于地形气候多样,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为60%。!具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高大蕨类植物桫椤,也有珍贵的红豆杉和秃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平达人民深深迭印着祖先艰辛的足迹,传承着祖先的聪明与智慧。随着汉、傈僳、彝等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繁衍出颇具边地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形成了光荣的文化传统。多年来,平达乡党委、政府对弘扬民间民俗文化精髓非常重视,一方面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建设,一方面认真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建成了乡有文化中心、村有娱乐场所、小组有业余文艺表演队伍的文化网络。晚晚有歌会,年节有汇演,构筑起一道亮丽的群众文化风景线。2000年3月,平达乡被保山地委行署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独特的傈僳族体育竞技项目“嘟哒哒”和绚丽的傈僳族女子服饰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幽默诙谐的地方独特文化——平达圆字话深受人们喜爱。抗日战争时期,平达是松山战役的右翼,是龙潞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场所,平达的抗战是整个滇西反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达人民环山而居,留出了空旷平坦的坝子,自然风光秀丽,境内落差达60米的大叠水瀑布,浪涛狂奔,声震如雷,十分壮观;富含绿硝的树根龙温泉具有极大的养生文化开发潜力,镶嵌在青山中的岔河水库和小河水库,水面清澈,犹如两颗熠熠发光的明珠,具有水上运动旅游开发价值。

二、 主要文化现象

(一) 节庆文化

主要表现为一年一度的春节文化,每逢春节,平达乡都

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相继登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项目,如汉族的龙灯表演、文艺联欢、陀螺比赛、象棋比赛、双抠比赛、轮秋、猜灯谜、游园活动等,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 、“嘟哒哒”体育竞技项目、射弩比赛、“刮欠”表演等,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而且表达了各民族人民博一个来年大“彩头”的美好愿望。

(二)抗战文化

1942年6月6日(农历5月23日,芒种)日军侵入平嘠,人数大约300余人,主要驻守在平嘠坝、松坡(今勐糯丛岗村)等据点。他们依靠怒江天险,企图切断东面渡江而来的中国军队,形成以松山为中心,平嘠为右翼坚固防线。1944年9月21日日军从平嘠(农历8月5日)败退撤出,历时两年零3个月。在平嘠期间,日军派民派夫挖公路、筑工事,派粮派款派牲畜等不计其数,给平达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日军还烧、杀、抢、掠,奸淫妇女,任意枪杀、活埋他们认为有疑虑的平嘠百姓,制造了无数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

1944年4月下旬,日军宪兵队和“维持会”将李再成、杨德伦、闫广发等8个乡、保、甲长抓捕,埋怨8人派款派物不力,并怀疑8人私通游击队。将8人五花大绑、严刑拷打,也问不出游击队的下落。5月5日(农历4月13日),日军将8人推入事先挖好的大坑中进行活埋,制造了平嘠街头小洼子8人坑惨案。

1944年5月下旬,日军将俘虏的9名中国士兵活埋于平嘠街脚的山坡上。

1943年某日,日军士兵企图强奸三圣宫尼姑杨维贞,杨拼死反抗并抡起菜刀追杀日军,后被日军用刺刀捅死。如今,平达街头还有其坟墓,名为“斋人坟”。

更为悲惨的是,平嘠人民为了躲避战乱,逃亡深山,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感染疟疾、霍乱而死者1000余人。仅以平嘠上大寨为例,1944年6月,平嘠上大寨共有人口160余人,经过7、8、9三个月100天时间,就死亡了76人,占全寨人口的47.5%。有的家庭出去时是4—5人,回来时一两人,有的甚至整户不归,魂归山野。

面对日军在平嘠的肆虐横行,平嘠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在平嘠境内,先后爆发了小黑箐—马鹿塘争夺战、大尖山争夺战、火烧山—天算坡攻坚战、三锅腔、蚂蚁堆夜袭战。最后,在木瓜树丫口,中国军民提前设伏,全歼了企图安全撤退的平嘠守敌及从芒市前来接应的日军约700余人,取得了平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平嘠光复。

因此,作为松山战役的右翼的平达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平达的抗战是整个滇西反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傈僳族风情文化

平达乡黄连河村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山寨,这里民风淳朴,村容整洁,至今还保留着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传统,堪称自然的“傈僳族文化博物馆”,是观光旅游和学术研究的处女地。傈僳族婚嫁喜事屋里屋外各有“新戏”:屋里是老人们的“鸣格调”,屋外是老少皆喜欢的“打跳”,新娘出门要过“百关”、要遮住面容……傈僳族从服饰到各种习俗均保持着本民族原汁原味的古老文明和文化。如今还自己织布、刺绣,最后缝制成衣服。

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有古老口弦演奏,伴着优美明快的三弦的“刮欠”舞。有独特的“嘟哒哒”竞技和射弩比赛,还有用古老傈僳族文字抄写的《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傈僳族文学经典。

平达乡黄连河村傈僳族有的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也有的信仰基督教,形成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和睦共生的局面。

(四)温泉养生文化

位于平达乡政府西北部的树根龙温泉,素有“民间医院”之称,温泉常年水温47℃左右。温泉中硝水从河两岸的石缝里流出来,每秒水流量为3.47千克左右,经过初步检测,属于绿硝,对驱风除湿、排毒养颜具有很好的疗效。每年春节后平达、象达等周边的群众都到这里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当前,树根龙温泉是一块天然的温泉处女地,亟待开发保护和利用。

(五)特色饮食文化

1、黄山羊肉类食品

平达乡安乐村、黄连河村养殖的黄山羊,以纯天然放养为主,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其品种具有产肉量多、肉质鲜嫩的特点,每年黄山羊出栏4000余只,目前共有黄山羊存栏7000余只,黄山羊活羊每公斤价格30元左右,是物超所值的肉食品之一。

2、猪肝餷

平达乡腌制的猪肝餷是有名的地方特色食品,是营养丰富、促进食欲的卤制品之一。它选用上等猪肝、精瘦肉为主料,经过严格去血去腥技术处理,使用天然香薰料,以独特卤酱工艺精腌制而成。腌制期为一个月左右,食用时以热油炸后方可,香浓可口,产品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营养丰富,是贫血人群的食补佳品。

3、荞面果

平达乡段家坝荞面果是有名的粗粮之一,色、香、味一应俱全,产品供不应求。荞面果取自天然苦荞,配以泉水,红树叶汁,经采收、去皮、磨辗、揉团等系列工序制作而成,是一种生态粮食作物,它含有膳食纤维,有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之功效,比较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有效食物,富含有镁、铁等多种矿物质。

4、“小黑”牛干巴

平达“小黑”牛干巴,选用龙陵原产良种黄牛,选其上等精肉,配以多种自然作料,用木碳烘烤、木槌摏制而成,制作工艺独具特色,纯天然食品,是旅游、休闲、赠送亲友的佳品,经严格检疫、检验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其味纯香,口感佳,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5、松茸

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松茸对地理环境要求高,主要在平达乡安乐、黄连河高寒山区生长,每年产量在2吨左右,平均价格每公斤200元左右。主要出口日本,产品供不应求。其风味独特、口感滑润、富有弹性,鲜香别具一格,食后唇齿余香。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强心补血、健脑益智、力气化痰等作用,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三、 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平达乡文化事业在各级个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初现端倪。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节庆文化虽已是全市的一个亮点,但仍停留在平达人民自娱自乐的水平,跟产业的结合还不够,影响力不够,影响范围还很小。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助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力量不足。当前,整个平达接待二百人规模的旅游团队的能力都还不具备。三是由于乡财政困难,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很多文化项目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文化战线人员配备不足。乡级现有的文化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村级文化专干配备更是空白,亟待建设和培训。

四、 打造文化产业的构想

一是向周边乡镇或外州县发出邀请函,共同参与到平达春节庆祝活动中,例如参与陀螺比赛、文艺演出等,从而扩大节庆规模,提升影响力,最终达到拉动平达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是着力打造黄连河“傈僳族风情一日游”品牌。对傈僳族女子服饰、“嘟哒哒”体育竞技项目、古老的织布技艺、文字、“刮欠”舞等进行挖掘和保护,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让游客有吃、有住、有玩、有看、有消费。

三是把茶文化和水上运动相结合,在小河水库区建设茶馆,打造成集品茗、销售平达名茶(龙潭香绢)为一体综合性功能消费区。另外,购置游艇、摩托艇、竹筏等设施,开展水上运动,供游客娱乐。

四是做好规划,逐步开发树根龙温泉旅游度假村建设,从“三通”做起,引入资金,推进建设步伐。

五是抢救性保护抗战文化,建立一个抗战文化展馆,使其成为平达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