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8-X-/2021-0713004 发布机构 龙陵县象达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日期 2021-07-1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文化
象达镇朱家壁故居

朱家璧故居占地382平方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建成时间在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象达镇于2016年将朱家璧故居从群众手中置换出来,并对其进行了修复保护。陈列布展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

修复后的故居纪念馆主要规划建设了朱家璧铜像、正房、厢房、大门、庭院及内部展示等内容。展室面积200平方米,内有桌椅、牌匾和遗物等。故居通过电教室播放电教片,以及八个展厅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实物展示了朱家璧先进事迹。

朱家璧,1910年3月出生于龙陵县象达乡朱家庄一个中农家庭。1927年7月,朱家璧前往昆明投奔叔父朱晓东,在滇军开办的军官团受训,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深造。于1938年2月,下定决心,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毅然脱离了滇军,放弃了优厚待遇,化名“陶隐潜”,“陶”是逃跑的意思,“隐”是隐藏,“潜”是潜伏,朱家璧决心隐姓埋名,与旧军队决裂,与自己的过去决裂,走一条崭新的光明之路。1941年初,在延安抗大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理论教育后,朱家璧根据党中央和中共南方局的指示,带着周恩来、陈云和叶剑英的具体要求,返回云南进入滇军开展工作。1947年,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朱家璧同志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再次回到云南。1949年11月,朱家璧率“边纵”西进部队到达龙陵与匡沛兴会合,19日,宣布龙陵县城和平解放,1990年,在出差滇西前往龙陵县指导帮助工作的途中,不幸因车祸受伤,经多方治疗未愈,于1992年10月27日逝世。

历时4年的修缮,象达镇朱家璧故居即将开馆,朱家璧故居主要规划建设了朱家璧铜像、正房、厢房、大门、庭院及内部展示等内容,布展面积达2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朱家璧将军出生、入党、革命、统战四个阶段以及朱氏家族历史。此外内设电教室,可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用。

朱家璧故居将以“民族团结进朱家壁故居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及帮扶活动,推动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落实和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和参与民族工作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