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碧寨乡坚持“党建强基、文化铸魂、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山歌会”为文化纽带,以乡村旅游为主攻方向,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文旅搭台、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文铸魂,让山歌成为“红色课堂”。碧寨乡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碧寨山歌会”为载体,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惠民助农政策为辅,将党的理论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传得开的“乡音俚语”,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19年以来,邀请4名“碧寨山歌”非遗传承人、2名山歌协会骨干成员开展山歌编创,共编唱《山歌唱响二十大》《党的惠农政策进农家》《山歌唱起来普法》等党的创新理论山歌宣讲曲目21首,发动50余名非遗传承人、山歌爱好者、党员干部担任志愿者,利用群众会、校园课间操等形式,广泛开展“声”入人心、山歌明“理”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230余场次,覆盖群众22000余人。2024年9月,“碧寨山歌文艺宣讲”项目获保山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金奖。
以节为媒,让山歌变身“流量密码”。碧寨乡立足山歌特色,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每年举办一届山歌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策略,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碧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2月,“怒江明珠·滇西碧寨”山歌会入选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2025年春节前夕,成功举办第五届山歌会,在线下,组织开展山歌赛、打歌赛、篮球赛等比赛项目,吸引23支团队196人参赛,现场观看人数5000余人;在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宣传造势,山歌会迎宾晚会当晚,20余名网络主播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直播,线上浏览量达40余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达503万,微博直播登上热搜榜第4名。
以歌兴业,让山歌激活“共富引擎”。碧寨乡在农文旅融合上持续发力,高质量打造“山歌+文旅融合”新平台,围绕“猴城—古树林沙滩—长沙坝”特色旅游精品路线,以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旅游点位为重点,构筑多元化旅游业态体系,成功吸引游客到碧寨“听山歌、赏非遗、逛大集、品美食”。2025年山歌会期间,碧寨乡在游客聚集地、节庆活动现场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游客服务、交通引导、文明劝导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在碧寨街子设立12个展销台,展销天宁火腿、古树核桃油、八月瓜茶等农特产品,带动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在古树林沙滩、长沙坝两个旅游点开设美食、娱乐摊位60余个,带动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在此期间,全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60余家实体个体工商户及1000余名群众累计创收460余万元,实现“一节带火全乡、一歌激活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