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至,又是红糖飘香季,在龙陵县腊勐镇腊勐村老寨子传统红糖作坊,木榨声声,红糖飘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参观体验,共同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腊勐镇位于怒江流域沿岸,属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纵横的山谷和交错的河流,为小木榨红糖的熬制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如今,小木榨红糖已被列为保山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走进作坊,浓郁的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只见几位师傅正熟练地操作着巨大的木榨机,随着木楔的不断敲击,甘蔗汁缓缓流出,汇聚成一股清甜的溪流。这台木榨机已有多年历史,虽然外观质朴,但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是制作传统红糖的关键工具。

“我们坚持用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为了保留红糖最纯正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据榨糖老板杨济厚介绍,他们制作红糖沿用的是传承数百年的古法工艺。从甘蔗的挑选、榨汁,到熬煮、成型,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传统,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
熬糖的过程是整个制作工艺的核心,也是最考验师傅手艺的环节。在热气腾腾的大铁锅前,师傅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锅中翻滚的糖液,凭借着多年的经验,适时地调整火候和搅拌节奏。经过长时间的熬煮,甘蔗汁逐渐浓缩,颜色也由浅变深,最终变成了色泽诱人的红糖。
腊勐村老寨子组、董别组、青树组、大洼子组是小木榨红糖的主产区,这里的村民坚持自己种植甘蔗、熬制红糖已有上百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木榨红糖制作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绿色、天然食品的追求,木榨红糖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为了将原汁原味的甜蜜传承和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传统手工艺人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展技艺培训和传承活动。

“大家对腊勐小木榨红糖需求越来越大,为让农户榨糖有个宽敞的场地,能规范管理。今年我们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榨糖厂房,极大地方便的群众。”腊勐村党总支书记杨京贵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将加大投入,计划今年内把腊勐到木榨基地通往惠通桥的道路硬化,让群众生产生活更便利,也让游客更方便。
如今,腊勐老寨子小木榨红糖基地不仅成为了传承传统技艺的重要基地,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亲眼目睹红糖的制作过程,还能亲手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这种传统制作方法,这次能亲身体验,感觉特别有意思。而且刚出锅的红糖真的太香了,味道也特别纯正。”来自昆明的王女士兴奋地说道。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作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他们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将木榨红糖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来自传统工艺的甜蜜。此外,还开发了一系列以红糖为原料的特色产品,如红糖姜茶、玫瑰糖、枸杞糖、红糖糕点等,丰富了产品种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木榨响,红糖香”,这古老的声音和熟悉的味道,不仅是一种美食的记忆,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传统木榨红糖制作工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甜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