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龙陵县龙江乡的山川田野间满是盎然生机。嫩绿新芽从枝头悄然探出,万亩梯田蓄势待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龙江乡的备春耕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烤烟种植作为全乡农业产业的关键,备受瞩目。

粮草先行,夯实农资筹备根基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根基,龙江乡为做好农资筹备全力以赴。春耕前,乡政府积极协调各类资源,备齐631.64吨优质烤烟专用化肥、5.26吨农膜,还配备了众多新型农具,充分保障了春耕生产的物资需求。

烟苗培育关乎种植的“起点”。龙江乡坚持采用集中育苗,严格把好烟苗培育关,采用“膜下小苗移栽”技术,规范化育苗管理和392孔漂盘培育技术的应用,实现培育无毒壮苗,确保烟苗数量充足、品质优良。“今年,龙江乡共育苗600个小棚,全部采用膜下392孔漂盘培育技术,配套大田移栽面积7500亩;同时,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烟农详细讲解大田整地理墒、烟苗移栽技术要点,助力烟农熟练掌握种植技术,提高烟苗成活率。”龙江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杨明楚介绍道。
为确保农资和农机安全,龙江市场监管所、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乡安监站、派出所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对农资门店核查产品信息和经营资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同时,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并组织农机手安全驾驶培训,以减少事故,保障春耕生产。

农忙正当时,烟农田间劳作忙
随着气温升高,烤烟移栽的黄金时期到来。龙江乡田间地头,烟农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走进万亩梯田,一辆辆满载烟苗的三轮摩托车在田埂间穿梭,将嫩绿烟苗运往各个田块。烟农们全家总动员,分工明确。年轻力壮的负责搬运烟苗,经验丰富的大叔手持锄头打坑,妇女们小心栽种、培土、浇水,孩子们帮忙递水送工具,老人们在旁指导,确保每个种植环节都精准到位。

在烟地的另一处,机器覆膜作业有序进行。一台台小型覆膜机在田间快速前行,转眼间,塑料薄膜被精准铺设在烟地上。机器覆膜不仅效率高,而且能更好地起到保温、保湿、保肥作用,有效应对春季气温波动,为烟苗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烟农张大姐感慨道:“现在用上机械设备,移栽更省力,专家还手把手教技术,今年增收更有底气!”
科技添动力,烤烟种植展新貌
科技为龙江乡烤烟种植注入强大动力。今年,全乡推广大型机械深耕200亩、碎垡1000亩,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升了土地耕作效率和质量,为烤烟种植打造了优质土壤条件。同时,龙江乡还联合龙陵县顺源烤烟专业合作社探索推广小型覆膜机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管理,共铺设滴灌管道2000余亩,4台小型覆膜机完成机械覆膜200余亩,大大提高效率,减工降本,提高烟苗成活率。

龙江乡深入推进烤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针对烤烟生产关键环节,系统推进植保体系现代化改造与烘烤工艺智能化升级。今年计划全面启动2000亩高标准烟田无人机植保作业项目,通过无人机精准定量喷洒农药,实现烤烟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此外,投资新建30座电能烤房,全乡电能烤房达到50座。该设备系统采用清洁能源供热模块,可精准调控烘烤温湿度,有效实现了节能环保与品质提升的双重效益。

丰收前景好,乡村振兴步伐疾
烤烟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龙江乡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加速乡村振兴进程。去年,龙江乡种植烤烟7018亩,实现产值3385万元,税收744.7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今年,龙江乡计划种植烤烟700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3390万元。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普及烟稻轮作模式,烤烟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烟农收入逐年增加。

烤烟产业不仅让农民直接受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农资供应、烟叶烘烤,到分级包装、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产业发展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下一步,龙江乡在稳定烤烟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烟叶品质和产量。此外,还将探索烤烟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多元价值,打造独具龙江特色的农业产业综合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