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3-5-/2020-0909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龙江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发布日期 | 2020-09-09 |
文号 | 浏览量 |
龙江位于龙陵城北,距城52公里。东与镇安接壤,南与龙山毗邻,西北与腾冲团田、五合隔江相望。是典型的农业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老一辈革命家匡沛兴的故乡。
龙江乡依托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目标,聚力建设美丽乡村,致力造福农民群众,着力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龙江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最高海拔2422米,最低海拔1100米,龙川江由东向西沿境而过。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地型结构影响,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平均气温16.9℃,光照时数2070.42小时。国土面积2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993.6亩(稻田19213.1亩、山地8780.5亩),森林覆盖率达69.5%。辖11个村委会、4个社区,184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有8807户、30508人,其中农业人口6961户、2785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58亿元,人均纯收入5848元。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甘蔗、核桃等。
清塘位于龙江乡赧等社区。泉源来自地球深处,千百年来,水涌恒流,供给人们生产生活用水,养育周围乡民。多年来,乡民自发地保护维修,但因,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出行难、运力弱,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缺乏,环境建设差,生态建设落后,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滞后,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困难和不便。
2013年,围绕清塘,利用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试点区距村委会0.3公里,距乡政府0.5公里,属于半山区。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900毫米。国土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1833.25亩(水田1138.36亩、旱地694.89亩)。主要产业有粮食、烤烟、核桃、茶叶、石斛等。辖4个村民小组,2013年,总人口138户、499人。全村经济总收入8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项目总投资636.096万元,群众自筹约1.156万元、投工投劳折资8.94万余元,已到位资金506万元,申请美丽乡村一事一议资金220万元。硬化道路3566m、硬化场地6517㎡,新建综合楼280㎡,安装路灯18盏,文化馆、图书室,观景台、洗衣亭,游泳池、荷花池,绿化带、风景树,休闲场、篮球场,标志牌、消防池,垃圾箱、警示牌等公共设施功能完善、一一齐全。通过建亭立阁,引渠筑道,在清塘下再建荷塘,真正成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二是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加大扶持、指导和服务力度;三是明确村三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动员村、组、户三级人员共同参与。形成了“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广泛发动,提高认识
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出钱农民受益的事,是集体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但在建设之中难免有一些小利益的调整,在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问题,在推行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农户不愿出钱出力。我们一是吃透政策、讲透政策,让干部明白,让群众知晓。通过举办培训,提高村组干部及社员的政策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利用农闲时间,开展“议事”活动进行宣传。一是干部走家串户宣传美丽乡村政策,让农民掌握政策,消除顾虑,增强参与意识。二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让农民社员说了算。每议定一个项目,都召开三委班子会、村民代会实行表决,赢得支持。三是社干部积极参与,在项目建设中,清一小组组长鲁耀德、退休老干部张文礼始终坚持在工地一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时间持续两年之久。
(三)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龙江乡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围绕清塘自然村建设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历史人文、生态景观、群众富裕为一体的村庄。
(四)坚持原则,规范运作
一是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原则,坚持减轻农民负担、以稳定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民和集体的承受能力,实施了筹资与筹劳相结合,筹资与国家匹配资金相结合,全方位整合各种资金,有效地扩大了筹资筹劳项目总量。
制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运作规则。以公开预决算方案、项目审计报告、施工协议的签定、竣工验收报告和“以奖代补”资金等环节入手,逐一进行细化和规范。每个环节都让干部群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到让群众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把事情办好。
(五)完善制度,开拓创新
确定垃圾处理点,聘请卫生管理保洁员,购置垃圾桶,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规范化收集,形成“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建设“美丽乡村”群众是主体,参与是关键。村三委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各自的庭院整治中来,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三、经验启示
通过清塘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试点实践,新建成的工程与龙江厚重的文化、丰富的人文景观、鱼美米香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群众已向小康生活的目标迈进了一步。主要经验是:
(一)宣传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建设好美丽乡村的源泉。
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受益者,是项目建设的力量源泉。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失去了“土壤”。发挥好引导好群众积极性,使之主动全面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着力营造“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在建设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满足群众求美求新求幸福的愿望,在项目申报中充分民扬民主决策,从而调协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的热情。龙江乡很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不惜放弃手中的生意,千里迢迢赶回家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实践证明,凡是群众积极主动争取的地方,美丽乡村项目实施起来就非常顺利;凡是群众不愿意干的地方,美丽乡村项目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凡是上级部门关心和领导的重视就能提升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加强规划,选准地点是建设好美丽乡村的基础。
美丽乡村,美在特色,要打造、建设一个典型的美丽乡村项目,选择一个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较为优势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尤为重要。
龙江山水很美,而清塘更美,是龙江山水中的点睛之笔。水是生命之源,能滋润大地,而清塘之水就象母亲的乳汁养育着世间万物,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只有突出特色、彰显个性,才能展示龙江乡美丽乡村的风采。龙江乡赧等村这个地方山美水更美,生态环境较好,空气新鲜、村落棋布,整体看好。村民有淳朴的人情、素质较高,邻里和睦,社会风气较好,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较强,较热情。美丽乡村项目规划群众较易接受,实施较为容易。
(三)整合项目、发挥多部门效应、破解资金难题是建设好美丽乡村的关键。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单一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极其有限,乡村两级又缺乏财力。龙江乡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协调相关部门,打破行业界限,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新农村建设、水利、林业、扶贫、农业综开发等项目进行整合,统一用于美丽乡村建设。解决美丽乡村建设投入难题,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多方整合,整个工程共整合到位资金736万元,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一个单位一个项目、单家单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
(四)明确职责、强化质量是建设好美丽乡村的保证。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工艺复杂、建成后的使用年限较长,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益设施的使用寿命,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龙江乡在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中,乡项目办认真履行项目监督职能,统一聘请监理单位,以村作为建设主体进行项目招投标,完工后,请中介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建成后,招聘管理员、清洁员,增加消防队人员及文化站人员下驻清塘项目区加强日常管理。完善书屋、开办了饮食摊点及日用品经销点,使生活、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制定后续管理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公共设施和公益项目的维护管理,打造成文化与生活相融合的美丽乡村格局,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项目已完工但存在小额资金不足,我们将加大乡村自筹资金力度,积极动员社会集资;征对项目资金存在缺口的问题,下一步各部要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弥补资金缺口;针对建设中个别群众利益受损问题,继续坚持“以奖代补”,争取入户建设资金,扩大补助奖励范围,提高补助奖励额度。
虽然,龙江乡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继续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要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江一定能把清塘新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集经济发观光、休闲、度假、康健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清塘也必将成为一颗更加璀璨的新星。
此件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