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6-3-/2021-0511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新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1-05-1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扶贫
龙新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1年第一季度开展情况报告

2021年第一季度,龙新乡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重要指示,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龙陵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上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况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将龙新乡2021年第一季度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情况

有效利用周一集中学习例会、干部职工大会、党员干部学习例会等,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通过学习,从思想上引导干部职工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目标、任务、措施、要求,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强烈愿望;明确下一步工作职责任务、工作方法,提升共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截至目前,开展有关理论学习共计4次。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项目规划编撰上下功夫。认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编制工作,按照每年总投资2500万、产业类项目占比30%—50%,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以最小的资金投入便利更多的农户;受益户方面优先考虑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等县级培训要求,分别由乡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社保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心校、卫生院、扶贫办等部门指导11个村(社区)结合实际编制符合本村发展的《规划》,自下而上确保《规划》的可行性高、易于实施,具备强力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性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性。

(二)在稳岗就业上下功夫。县级召开2021年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岗就业信息录入工作会议后,我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组织各村(社区)扶贫业务员召开会议,就当前稳岗就业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就如何做好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岗就业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要求各村(社区)每月开展务工信息采集工作。各村(社区)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按照工作要求、时间节点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2020年县外务工春节期间状况、2021年务工月监测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截至4月,全乡1339户5373人脱贫人口、75户294人边缘易致贫人口中已外出务工人数为1889人,计划外出务工人数为92人。此项工作的开展为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在低收入人口摸排上下功夫。根据龙陵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低收入人口预判摸排的通知》(龙开组办便笺〔2021〕7号)要求,我乡认真落实、高效推动,及时组织各村(社区)开展辖区范围内低收入人口预判摸排工作。要求各村(社区)于3月20日前全面完成预判摸排工作。各村(社区)均严格按照分组排序、锁定对象、入户核实、制定“一户一方案”等工作步骤及时间要求,做实低收入人口预判摸排。截至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在“两类对象”动态监测上下功夫。针对全乡75户294人边缘易致贫户及101户366人脱贫不稳定户,研究制定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户防贫动态帮扶方案,截至目前,101户366人脱贫不稳定户已全部消除风险,75户294人边缘易致贫户已消除风险74户290人,未消除风险1户4人。一是强化对监测对象的精准帮扶。对具有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其生产和经营技能培训,加强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发挥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等的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帮助渡过生产或经营上的难关;对具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把“短期靠打工、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拓展技能扶贫新路,通过就地进厂、外出务工、劳务输出等形式多渠道促成其就业或再就业。二是用好综合保障。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强化对其的低保、医疗、特困人员救助等综合性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因病致贫的监测对象,启动大病救助、商业补充保险赔付等政策,将医疗费用降到其可承受范围内;对因意外事件或自然灾害致贫的监测对象,启动返贫保险、民政临时救助、社会募捐等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对监测对象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要积极推动乡风文明、社风文明的建设,加强对其的精神激励,增强监测对象的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意识;在发挥帮扶政策支持的同时,要注重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在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同时,广泛发动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防止返贫的合力。

(五)在扶贫小额信贷贷款意愿摸排上下功夫。一是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工作契机,通过群众户、户主会、小组长会议等对小额贴息贷款政策进行细致讲解,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切实将贷款贴息政策宣传到户到人。二是明确贷款扶持的范围及对象。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严格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出典型”的原则审查放贷,资金使用与产业不符、信誉度低、项目效益不明显的不给予扶持。同时,信用社、各村委会实行分片包干、专人联系,及时收集贷款意向群众资料,准确提供贷款申请信息,确保小额信贷信息公开和公平实施。通过初步摸排,全乡共有200户农户有贷款需求。

(六)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目前,龙新乡以肉牛产业为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和覆盖。全乡共有肉牛养殖户3266户,存栏9791头(黄牛6023头,水牛3768头);能繁母牛存栏5882头(良种母牛2223头,本地母牛3659头)。一是良种能繁母牛养殖情况。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宣传动员养殖户加入到我乡成立的“龙陵县双龙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西门塔尔、安格斯、海福特、利木赞、夏洛莱等良种母牛,经过多次宣传落实,截至2021年1月30日,已落实有意向养殖能繁母牛的养殖户1237户3455头(其中,建档立卡户678户1499头,一般户559户1956头)。通过龙陵县双龙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的牛源已发放给农户323户706头(其中卡户248户505头,非卡户75户201头)。二是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场建设情况。2018年至今,我乡共建设规模养殖场28个(其中,500头规模育肥场2个,100头规模育肥场8个,50头的规模育肥场7个,30头规模育肥场3个,20头规模育肥场8个)。已完成验收并兑付补助资金10个265万元,未兑付18个255万元。三是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及保险情况。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工作开展顺利,能繁母牛已建档及保险737户1471头,新增牛犊943头,已经兑付犊牛补助95头9.5万元,未兑付884头88.4万元。四是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管理情况。我乡成立了“龙陵县双龙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理事会15人,监事会7人,配备办公室主任兼出纳1人,会计兼办公室工作人员1人,办公地点设在原畜牧兽医站院内。目前有社员638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19户,一般户219户),已养牛的有584户,养牛1900头(其中,建档立卡户404户1087头,一般户180户813头)。因合作社处于运行阶段,为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2018年乡财政给予了合作社补助资金10万元,用于建设合作社的实体牛场;2019年计划补助工作经费85200元,(已划拨42600元)。五是肉牛冻改点建设情况。在原有中心冻改点的基础上,乡肉牛冻改点得到了提升改造,配齐了冻改设备,增设了雪山、绕廊、勐冒、黄草坝设4个分点,配备冻精改良技术人员5人,冻精改良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六是融资情况。已筹措肉牛专项贴息贷款风险准备金110万元交到县信用联社。合作社已收到养殖户的融资资金302户883.765万元,其中:肉牛专项贴息贷款282户818.2万元;贷免扶补和创业贷款13户36万元;养殖户自筹转入7户29.585万元。

(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加强规范管理等措施,采取“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全乡11个村(社区)不仅实现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突破,还带动了贫困户发展增收,2020年全乡1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其中5-10万元7个村,10-20万元3个,20万元以上1个。

(八)在“志智同扶”上下功夫。一是强化智力扶贫。一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加大教育资助力度,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确保他们应读尽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强化能力扶贫。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关键,通过对他们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劳动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对于从事农业种植、家庭养殖、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对他们进行种养加技术、市场信息方面的培训;对于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对他们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对于有资源无劳力的农户,引导他们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实现资产收益。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能力和信心。三是坚持典型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扶贫开发过程中涌现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宣传部门联合扶贫部门及时总结,扩大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典型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教育引导、乡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等多种形式,培育和树立勤俭节约光荣、孝敬老人光荣、家庭和谐光荣、脱贫致富光荣的社会风尚。

(九)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上下功夫。一是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各安置点成立联建委员会作为公共服务员队伍,能配合乡政府统筹抓好就学、就医、医保、社保、民政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就近就学就医的原则,了实现基本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向新市民全覆盖,提升了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培训和产业就业服务。围绕有稳定可持续的就业岗位、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就业技能提升、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增加收入,坚持产业、就业增收两手抓。坚持发展水稻、玉米等传统种植业,坚持发展生猪、肉牛等传统养殖业,鼓励发展重楼、石斛等特色种植业,鼓励发展中华蜜蜂、胡蜂等特色种养殖业。安置点配套建成芹菜河、大山田、大汉坝、宰山田、粪箕地等5个养殖区,成立多个肉牛养殖合作社,引进东方皓月公司带动我乡肉牛产业稳健发展。从而实现从第一产业里面抓产业,从第一产业里面抓产业促就。政府主动服务,举办多次劳动技能培训,实现易地搬迁户全覆盖,对接保山隆基硅业,永昌硅业等本地企业组织劳动力输出,实现转移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三是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组建文化服务员队伍,抓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山田安置点已配套建设文化服务中心2个、室外文体活动场地2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芹菜河安置点已配套建设五人制足球场一个,其余安置点也将逐步完善文化设施以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要,丰富新市民业余生活。四是合理设置党支部完善机制,强化功能,确保每个安置点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目前,组建了大山田、芹菜河、岗场园3个党支部,其余三个安置点由原支部进行服务管理,6个安置点党组织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

(十)在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上下功夫。我乡严格实行市、县两级管理办法,乡扶贫办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财政所负责扶贫资金管理范围确认,项目办负责扶贫项目的实施、验收及绩效评价工作,乡纪委负责扶贫资产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工作,村“两委”负责本村扶贫资产的管护工作,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指定专人管理,逐一登记造册入账。一是按照上级要求,规范项目库建设工作,由扶贫办牵头,各涉及部门具体负责,做好在国办系统中项目库维护,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及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工作等工作。二是规范项目公示公告。凡涉及脱贫攻坚相关项目资金全部向社会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的监督检查,做到“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主要形式有在乡级宣传栏上公布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计划和资金使用效果,在村级村务公开栏上公布脱贫攻坚扶持政策、项目资金计划和资金使用效果,在扶贫项目实施地点公示,待项目实施完成后,设立项目公示牌,标明项目名称、总投资、扶贫资金数据完成时间等内容,全面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扶贫项目及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虽然稳步推进中,但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理论学习不到位,政策理解不透彻。我乡虽然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政策,但仍存在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二是村“两委”班子出现工作脱节的情况。由于村级刚进行换届,部分村(社区)工作人员有所调整,对村情、贫情不熟悉,对前期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不能全面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开展。三是稳岗就业率不高。根据2月份的采集情况看,全乡5667名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中,3222人有劳动力(含弱劳力或半劳力),其中仅有1443人已外出务工或计划外出务工,占有劳动力(含弱劳力或半劳力)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44.78%。四是肉牛养殖中农户养殖需求与牛源引进方面供求得不到满足。目前,全乡共有意向养殖能繁母牛的养殖户1237户3455头,通过龙陵县双龙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的牛源已发放给农户323户706头(其中卡户248户505头,非卡户75户201头),仍有914户意向养殖户2749头肉牛未发放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工作学习两不误。认真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知识,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增强自己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全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进一步熟悉村情、贫情。积极开展走访、遍访工作,尽快熟悉乡情、村情、贫情,将理论融入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村“两委”及监督委员会成员通过低收入人口预判摸排工作开展,掌握本村(社区)所有农户基本情况,同时熟悉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为抓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造有利条件。

(三)进一步实施产业、就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巩固提升烟草、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稳步推进肉牛、黄山羊、中华蜜蜂等产业发展。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产业和打造“三张牌”的机遇,积极探索“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机遇,建立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稳定、紧密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贷免扶补”扶持创业和扶贫小额信贷作用,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稳岗增收作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进一步加强“两类对象”监测工作。结合低收入人群摸排工作。加强返贫监测,构建乡村一级监测、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二级监测和乡扶贫办常态化核查三级监测网络,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措施,消除返贫风险。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加入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二是充分激发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打造好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三是筹措协调解决贷款的问题;四是通过东方皓月集团及我乡成立的肉牛合作社同时引进牛源,双管齐下,解决牛源短缺的问题。

四、工作建议

一是县级要强化对乡村两级业务指导,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县级工作统筹协调方面。乡村两级人少事多,工作较为繁琐,为减少不必要的表格材料,高效完成工作,建议强化统筹协调能力。三是稳岗就业方面。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确保脱贫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稳岗就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使有劳动能力但不便于外出务工的人员就近就业;加强与更多用人企业的协作,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提升对成规模集中返岗劳动者的输送保障能力,切实解决脱贫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中难就业劳动力的问题;举办更多提升发展产业的技能培训班,切实提升发展产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发展产业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四是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开展扶贫资产管理专题培训,由县级组织到每一个乡镇开展一次扶贫资产管理专题培训,乡镇财政所、项目办、扶贫办和各村书记、第一书记、业务人员参加。培训的内容以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监督为主,突出资产收益扶贫。五是强化驻村工作队伍。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建设中,驻村工作队不但不能减弱,更应该加强,进一步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龙新乡11个村(社区)需每个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员3人选派上,重点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健康且具备履职条件的干部,优先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原则上由驻村第一书记兼任,并且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及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工作队员。管理上,继续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工作例会、考勤管理、工作报告、纪律约束、定期走访、民主评议、召回问责等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提升驻村工作队员工作作用发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切实当好村情民意调查员、政策宣传员、群众代办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致富帮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