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2-7-/2022-0813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镇安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救灾 | 发布日期 | 2022-08-13 |
文号 | 浏览量 |
第一部分 前言
背景:从1900年以来全球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出全球一共有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而我国就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部,东面,太平洋板块向我国大陆挤压,西南面,印度洋板块又与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在两面夹击的作用下。因此,使我国成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据统计: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发生在中国,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十二日夜,陕西省华县附近,北纬34.5度,东经109.7度,发生8.0级以上地震。全国101个县有震灾记载,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达15个省(区)200多个县,震撼了大半个中国。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共死亡83万人,是世界上人员死亡最多的一次大地震。其次,中国比较大的地震,大家熟知的,一个是1970年的通海7.8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15621人,死亡数仅次于唐山、汶川地震,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三位。其次是河北唐山,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唐山瞬间毁灭夷为平地,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还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2183人遇难,失踪84人,12135人受伤。最后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地震共造成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人失踪,5335名四川学生在地震中遇难,已经办理残疾证明的有546名学生,直接经济损失8437.7亿人民币,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国务院决定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
第二部分 云南地质构造背景与历史震例
云南省处于全球活动性最强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结合带边缘的东侧,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0世纪云南 M≥5 级地震,5级: 287次6级:69次7级:13次7级中国占全球35%,云南占全国20%。云南地震活动特点:频度高,分布广,震级大,震源浅。如:1974年昭通7.4级地震,死亡:1423人。1996年丽江7.0级地震,死亡:309人。2014年鲁甸6.5级地震,死亡:729人。
第三部分 保山活动构造背景与历史震例
保山市内分布有近南北向断裂5条:柯街断裂、蒲漂-施甸断裂、怒江断裂、龙川江断裂、腾冲火山断裂;北东向断裂3条:大盈江断裂、瑞丽-龙陵断裂、畹町断裂;北西向断裂4条:罗明坝-太平断裂、昌宁断裂、澜沧江断裂、六库-瓦窑断裂。断裂纵横交错、相互交汇,构成了市内复杂、破碎的地质结构。市内及邻区大多数断裂都属地震活动断裂,应力积累条件好,历史上中强以上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且地震类型丰富。从2011年3月缅甸7.2级地震以后,云南进入了新一轮强震活跃期。从2012年以来,保山一直被中国地震局和省地震局划为6.5级左右地震重点危险区,5县(市、区)均在危险区内,震情形势不容乐观。1900年-2015年,保山辖区内共发生过5.0级以上地震48次,其中5.0~5.9级地震37次,6.0~6.9级地震9次,7.0级以上地震2次。特别是解放后1976年龙陵7.3、7.4级大地震,2001年施甸5.2、5.9、5.3级地震,2004年隆阳5.0级地震,2011年腾冲两次5.2级地震、2015年昌宁5.1级地震。其中,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龙陵发生7.3、7.4级大地震,波及范围500公里。据统计,地震造成98个公社受灾,受灾户口55100户,全区共死亡84人,重伤284人,地震造成全区各类损失共计2亿元。2001年4月10日11时13分,施甸县太平乡发生了5.2级地震,12月18时46分又发生了5.9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据统计,地震造成3人死亡,23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490万元。2004年10月19日06时11分,隆阳区汉庄镇发生5.0级地震,地震造成村镇和保山市政府所在地民用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地震中无人死亡,2人重伤,126364户共398327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1720万元。2011年6月20日18时 19分49秒,腾冲县芒棒镇发生5.2级地震,据统计,地震中3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7840万元。2015年10月30日19时26分39秒,昌宁县大田坝镇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造成保山市长宁县、隆阳区与大理州永平县3县共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200万元。此次地震无人伤亡。
从刚才我们看到的地震案例和台网相关数据,可以得知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历史上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中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5,人口占1/5,地震却占1/3,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占1/2。然而,在自然灾害中,地震由于其难以预测、破坏力巨大、次生灾害严重并且影响深远,而被称为群灾之首。
以汶川地震为例我们初步认识一下地震带来的巨大灾害。汶川8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5461900 间民房倒塌,900座桥梁和27座隧道倒塌,22000公里公路毁坏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由于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因此,被称为群灾之首。
地震中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主要是因为:地震时工程的破坏和倒塌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地震时工程的破坏和倒塌呢?--不合格的土木工程。包括不当的选址;不当的抗震设防;不当的知识;不当的设计;不当的施工(含不当的材料);不及时的加固;导致土木工程不能抵御各种可能发生的载荷而导致土木工程的失效乃至破坏,最终形成社会的灾害.
地震灾害是人类所面对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灾难面前我们无法选择生命,但我们可以保护生命,可以通过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来认识地震和有效应对地震,从而提高我们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应对地震中将地震灾害损失降为最低。
第四部分 地震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地震?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和刮风、下雨、闪电等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会造成地面破坏和 建筑物倒塌。地球每天都会发生地震,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人能感觉得到的约5万次可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的地震有10多次。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当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产生断层或错位,积累的能量便会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形成地震。
按照地震地震的产生和类型的不同成因,我们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五类:1. 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 3.塌陷地震 4. 撞击地震 5. 诱发地震
下面我们来认识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什么是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离、横波和纵波、震级?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震中距离: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为震中距。
震源处的岩层活动产生强烈震动时,会产生一种以很快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波,其中一部分传到地球表面,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的方向相垂直,与传播方向一致为纵波(上下跳动)。横波(左右晃动)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它反映地震的大小或强弱,释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通常我们用“级”来表示。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认识了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后,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在家庭中我们如何进行防震。
第五部分家庭如何进行防震
这个部分围绕震前---防震准备,震中——如何避震,震后——如何开展自救与互救,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第一,我们先来认识什么是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发生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大量地震观测事实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是有前兆的。这些地震前兆可分为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宏观前兆是指由人的感官直接觉察到的各种前兆现象。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发生前后出现,并且与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宏观异常现象。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各种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观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微观前兆是指地震台站用仪器观测到的前兆,如地震前地下水化学成分、地形变、地电、电磁波、地应力、地磁等地球物理、化学和地质构造等的微小变化。(地震部门)作为我们而言,只要简单地了解一下宏观前兆,一般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海况反常,气象怪异,大地活动异常等
在家庭中,如何做好防震准备,首先我们要树立防震意识,学习相关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了解住房环境,强化室内防震措施,掌握逃生方法和途径,必要时开展家庭应急演练,备下家庭应急急救箱,落实安全防火措施,清理易燃物品,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
其次,我们需要做的是制定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包括:(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订出最快捷、最安全的路径;(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如大件家具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子、小钢锯等,放在震后能随手拿到的位置上;(6)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7)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8)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
接下来,安装电视地震预警。云南省地震局积极对接中国广电云南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目前已在三家运营商的电视机顶盒上成功上线。“云南地震预警”应用,开通了电视地震预警功能。“云南地震预警”是由云南省地震局发布的地震预警、防震减灾的唯一官方应用:主要以电视弹窗的形式为用户提供秒级地震预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快速选择避震措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如果家里是广电电视机顶盒,无需手动安装程序,开通互动电视就能自动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如果家里是移动或电信电视机顶盒,简单几步手动安装程序就能自动接收地震预警信息。
目前,中国广电云南网络有限公司在互动机顶盒上成功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无需手动安装程序,开通互动电视就能自动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其中红色、橙色弹窗全屏显示并且伴有警报声,黄色、蓝色弹窗位置在屏幕右下角且无警报声。云南移动高清机顶盒的“云南地震预警”应用在漾濞6.4级地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及时向群众发出地震电视预警43次,响应10万余台次,为群众提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提供了一定时间.
我们除了要做好震前的一些充分准备,还要掌握如何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在室内“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区,蹲或趴下,护住头部。在室外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最后,我们还要学会震后的一些基本自救与互救方法。一是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二是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三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四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地动山摇、满目疮痍,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可以瞬间摧毁一座城市,更震碎了无数人原本幸福的家庭。让太多的生命阴阳相隔、生离死别。如果地震来临时,每个家庭都能掌握一定的防震自救方法,那么地震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便会大大减少。生命至上,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我们要树立防震意识,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高度重视、协同联动、全力以赴,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指示和要求,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就一定能共同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