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4-7-/2021-1125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山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1-11-2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扶贫
龙山镇尹兆场社区:一“斛”百应助振兴

时下正值石斛采摘的季节,走进龙山镇镇尹兆场社区汤德龙石斛种植基地,黑色遮阴网覆盖的石斛种植园里飘荡着欢声笑语。放眼望去,整齐排列的大棚里,一个个育苗床上的石斛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当地务工群众有的在收割石斛鲜条,有的在去叶绑扎,有的在搬运,一片热气腾腾收割忙的繁荣景象。

“今年石斛价格回暖,每公斤能达到70块左右,除去成本,每公斤还能赚30多块,今年的产量也很可观,亩产400公斤,比种其他农作物都划算,明年我还打算扩建2亩左右呢。”尹兆场社区石斛种植户汤德龙兴高采烈地说。

龙山镇尹兆场社区是龙陵县发展石斛产业最早的社区,尹兆场属典型的高寒山区,传统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生产效益低,虽然森林覆盖率高,但山多地少、地形陡峻,种植资源条件匮乏,人均耕地仅有0.53亩,祖祖辈辈依赖传统产业靠盘田种地难于度日糊口。上世纪90年代,穷则思变的尹兆场人走进大山通过采售野生石斛赚到了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先进分子纷纷采取盘活有限野生资源的方式把仿野生种植石斛作为传统产业的有益补充和附加增收途径。

尹兆场终年雨水充沛、阴凉湿润,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森林资源简直就是石斛生长的天堂。目光敏锐的尹兆场人纷纷开荒辟地、建棚理墒,采取嫁接扦插、人工授粉、果荚组培、果荚直播、品种提纯等方式,在逐渐淘汰劣种的同时千方百计在全省搜集石斛良种引种到尹兆场逐步丰富和改良本土良种资源基因库,最终把一株株“智富草”绑上树干、栽到地头、卖出大山。斛农以一联十、以十带百,段生啟、杨家邦、黄佐邦、黄国虎等一大批“土专家”应势而生,石斛种植基地几乎山山可见,石斛从业人员几乎家家皆有,“林间经济”犹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势不可挡。历经20多年的发展,尹兆场石斛种产销从业人员大约占到全村人口的90%以上,家家户户无不发展石斛产业,男女老少茶余饭后几乎手不释“草”,石斛这个“得寸进尺”的附产慢慢转正了“身份”,20年前老百姓的传统农经收入及结构一去不返。

尹兆场人身处大山依靠大山,发展种植精研加工,凭借勤劳的双手把石斛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如今漫步尹兆场村村寨寨,大棚纵横基地林立,石斛花开星罗棋布,历经20余年的研发推广,紫皮石斛、梳唇(珍虫)石斛等良种石斛在全县乃至怒江、德宏、大理、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全省多地结出了财富硕果,石斛花香蔓延了一层又一层山峦,石斛经济致富了一方又一方百姓。

目前,石斛产业已成为尹兆场社区巩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一项支柱产业。全村石斛种植面积650亩,带动600余人从事石斛枫斗加工,依托枫斗市场销售、实现种植收入680万元,实现枫斗加工收入584万元,户均增收15000余元。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尹兆场人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为不断推动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产业从“盆景” 转变为“风景”,今年来,以“协商在基层”试点建设为契机,在石斛枫斗加工大户中优选建成村级规范化集中生产加工示范点2个,引导群众规范化集中生产加工石斛枫斗。同时,为弥补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石斛等中药材因积压质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尹兆场社区和邻近的河头社区形成了“共建共享、抱团发展”的统一思想,在实地调研和外出学习之后,谋划筹建石斛交易市场同时建设药材冷库,为石斛产业常态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石斛交易市场及药材冷库配套工程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

近年来,尹兆场社区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石斛+多元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模式,对原有的石斛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龙陵县中草药第一名村”的目标,开始了重楼、黄精、三七、八角莲、冰球子、菊花等中药材的种植,2021年重楼种植701.8亩,其他中药材种植98亩,目前还在进一步扩大,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越来越宽广也越来越合理,产业发展步伐愈发稳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下一步,尹兆场社区将继续围绕打造“中草药第一名村”的目标,以石斛枫斗加工产业发展为“短线”,打造重楼、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盖加工厂收购销售是“长线”为原则,“长短”结合,着力在中药材种植上下功夫,在枫斗加工上做文章,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员带头、致富能手带动,大户带小户,不断促进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