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84-7/20241206-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龙山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救灾 | 发布日期 | 2024-12-06 |
文号 | 浏览量 |
一、相关常识问题
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救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2. 什么是主震、余震?
成群发生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称主震;主震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3.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4. 震级与烈度区别: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是地震释放能量级别的对数表,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用“级” 来表示。烈度是指地表及地面建筑物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即地震时地表宏观物体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
5. 地震前兆指什么?
地震发生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人能察觉到的地震前兆现象,统称为宏观前兆,如: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气象异常、地声与地光等。但所有异常并不都是地震宏观前兆,因此,观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6. 地震类别有哪些?
按地震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
按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按震中距分为:地方震、近震、远震。
按震级大小分为:微震、小震、中强震、强震、大震、巨震。
7. 什么是地震预报?
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主要指强烈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作出预报。分为“长、中、短、临”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8. 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如何?
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我国仅从事四十多年时间进行地震预报的探索,目前,已经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和规律有所认识,已经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对所有的地震都作出准确的预报。
9. 地震有先兆吗?
有,岩石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
10. 地震前有哪些宏观现象?
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喷沙,气味、气雾、地下水异常,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等。
11. 动物的异常反应能作地震预报吗?
动物异常并不是一概由地震引起的,还有其他干扰因素需要排除,即:季节、气候、生理活动、疾病、动物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此我们要综合分析后,确认是震前反应时才能作为预测地震的依据。
12.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凡是称某某专家或者外国人的预报意见;凡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信息;“预报”的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都是地震谣言。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
13. 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1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是什么?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15. 在室内如何避震?
要迅速关闭电源,熄灭炉火,选择相对安全地点躲避,如桌下、床下、家具旁;也可以选择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躲避,躲避时用软垫或书包等保护头部;不可乱跑或跳楼,避震时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远离窗户。
16. 在户外如何避震?
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等;要离开河边、水坝和桥梁,避开山边危险环境。如遇到山崩、滑坡或泥石流等不要顺着滚石方向跑,也可在结实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躲避。
17. 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地震时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转移到户外。震时千万不要躲在房梁下和窗户边,不要破窗而逃。
18. 家住高楼怎样避震?
震时选择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旁;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进行避震。要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乘电坐梯。
19. 地震灾害预防包括哪两方面?
包括防止建(构)筑物在地震时遭受破坏而采取的工程性预防和依法开展的各项防震减灾规划、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应急物资储备等非工程性预防两大方面。
20. 防震减灾活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简称,是涉及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按其工作内容和时序特征,可分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与重建四个环节。
21. 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一是加强地震监测,开展不同时间跨度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争取在震前做出预警;二是是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能力;三是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提高灾后抢险求灾能力;四是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22. 什么是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就是在工程及建筑物建设时采取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通过三个环节实现:一是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二是进行抗震设计,使建筑物具有合理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三是严格抗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3. 为什么要提高工程抗震能力?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造成的。因此,加强工程结构物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24. 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重大工程有哪些?
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电站、通信枢纽、广播电视设备、医院、学校、供水、供气、供热设施、水库大坝、易产生次生灾害设施等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重大影响的工程。
25. 哪些工程破坏后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
水库大坝、提防、贮油贮气设备、炼油厂、输油输气设备、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和强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核能利用设施等。
26. 农村建房怎样选择地基?
选择地基要坚硬、平整、避开古河道、回填土、悬崖陡壁等处。人工地基要夯实,不在危险地段(如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围的场地)建房。
27.民房抗震加固可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屋面加固:更换腐朽椽子,更换坏瓦片,将部分盖瓦换成筒瓦。二是墙体加固:外墙用钢筋及角钢抱角,用钢筋呈网格状布面,并与柱子进行拉连。三是木构架加固:用钢筋箍紧柱脚打入土层用混凝土固定,柱子之间用钢筋及扁铁进行水平拉连,柱与梁之间用木斜撑连接,梁柱节点用铁扒钉及扁铁连接。
28.要使建筑物有效地减轻或避免地震破坏应抓好五项工作:一要选好场地地基;二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三要搞好抗震设计;四要把好施工质量关;五要对老旧建筑物进行加固。
29.建造结实坚固能抗震的房屋,必须把好五道关:
一是地基选择关;二是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关;三是建筑设计审查关;四是施工监理关;五是竣工验收评审关。
39.民用住房的抗震能力取决于三个主要环节:
(1)是否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2)是否按国家标准进行了抗震设计。(3)是否按规范要求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31.农村建房前应做些什么准备?
一是了解地震知识,熟悉房屋抗震技术常识;二是在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方面多投入资金;三是尽量选择正规的建筑队伍进行施工;四是房屋最好选择抗震能力较强的结构类型,采用木结构房屋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32为什么要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宣传、地震等部门或社会团体为了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地震知识传播和灌输的过程。最终实现积极、主动、科学防灾的目的。
33.什么是地震应急?
地震应急就是为应付突发地震事件而采取的震前应急准备、临震应急防范和震后应急救援等应急响应行动。
34.地震应急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地震发生前要有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预案以及必需的应急物资与装备储备,在震情急迫或政府发布地震预报的情况下组织群众有序疏散与紧急避震,在大震发生后组织地震紧急救援队及志愿者队伍对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35.家庭防震准备?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墙上的悬挂物,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门口、楼道杂物,保持畅通;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伤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阳台护栏要定期清理,不宜摆放花盆等杂物;平时要准备装有水、食品、急救绷带、哨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的防震应急包,放在容易快速取到的地方。
36.为什么要进行地震应急演练?
通过演练,一方面使公众了解并掌握防灾、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本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意识。另一方面检验和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防震减灾组织指挥功能,进一步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和抢险行为,确保在真正地震中取得实效。
37.地震中怎样自救?
地震中如被埋压,要保护好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加固和扩大生存空间;尽量保持体力,如果受伤了可作简单包扎处理,要不时对外发出求救信号,可采用敲击的方法,要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
38.救人原则:
先多后少,先扒救人员集中的地方,重点搜救儿童和学生;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的,后救难救的;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后救远处的;先救轻伤者,后救重伤人员;先救生存者,后挖遇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