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4-7/20241212-00004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山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发布日期 2024-12-1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文化
省级-龙山镇芒麦村蛮旦寨阿昌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简介


龙陵县龙山镇芒麦村阿昌族蛮旦寨位于龙川江西岸,海拔为900~1200米,距县城所在地42千米,国土面积37.76平方千米,与潞西市紧密相连,与梁河县、腾冲县隔江相望。下辖1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4户,人口2624人,居住有汉族、族、阿昌族等民族,是全国特少民族之一的阿昌族聚居村。阿昌族寨子占地4.2平方千米,占全村面积的10.8%,有4个自然寨子,5个村民小组,截至2010年,全部阿昌族共有207户,人口808人。蛮旦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寨子周围有大榕树点缀其间,展现出一派亚热带风光;凤尾竹掩映粉墙黛瓦,家家鸟语花香,具有传统文化色彩。民居建筑基本保持传统风貌,全寨95%以上为传统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是目前保护得较好的阿昌族民居

蛮旦立寨200多年,文化底蕴较为丰厚,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蛮且阿昌族信仰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一切祸福由鬼神带来,因此既崇拜祖先,也祭拜鬼神。平时祭祀的内容有:祭庙、稿、献坟、祭水神、祭谷神,另外还有超度亡魂、做家鬼等。阿昌族有自己传经布道、做法事的“活袍”,叫“暮陶”(巫师)

阿昌族求婚方式独特,在唱情歌、要烟吃的场合中相识,如果双方有意,就互递信物。说媒一般需要四次。若遇双方父母反对或一方父母不同意时,便以“拐姑娘的形式成就相爱。“拐姑娘”的习俗有三种形式:一是逃婚;二是抢婚;三是偷姑娘。婚期到来,双方父母为子女举办婚礼,时间为男方3天,女方2天。女方家青年男女有“玩新姑爷”的习俗,新郎和陪郎要穿过无数次“小礼”才能过关。早饭后,女方家在院场进行别有风趣的“长筷戏新郎”,反映了阿昌族人民古老的农耕文化和诙谐的民族性格。

“窝罗节”是阿昌族独有的传统节日,又叫“阿昌大祭”,每年春节后的第四天,阿昌族都要设坛祭祖,神坛上供着阿昌族的祖先天神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供着象征着人类出生的葫芦和射落假太阳的神弓。男女老少在祭坛前,有的装扮成狮子、老虎、水牛、猴子、鹭鸶等,模仿这些动物的各种动作跳舞,动作粗犷、豪放,尽情尽兴。

蹬窝罗是阿昌族原始舞蹈《则勒扎》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第一部分“把套昆”和第二部分“把松昆”在蛮旦已失传,只有第三部分“蹬窝罗”流传下来。阿昌族的音乐,既有傣族音乐的韵味,又有自己的特点,个乐段内运用多种调式的交替,经常出现滑音、颤音,极富柔情。蛮旦阿昌族的音乐有吹管乐、打击乐等。

蛮旦交通便利,境内有多处景点,有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亮丽的服饰及丰富的特色饮食,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立将对当地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098月,蛮旦寨阿昌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正式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