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8-7-/2020-0922003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 | 发布日期 | 2020-09-22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龙陵县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抓紧研究完善本部门预案,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
龙陵县卫生健康局
2020年9月22日
(此文件公开发布)
龙陵县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输入性疫情风险长期存在。国内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我县疫情“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积极应对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保卫健发〔2020〕241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的
针对2020年秋冬季可能发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构建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应对措施明确重点工作,指导疫情应急处置,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减轻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力守好西南国门,维护边疆民族和谐、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发生疫情时迅速反应、快速处置,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救治患者,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二)统一领导、联防联控。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应对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及时研究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四方责任,优化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协同抗疫作战能力。
(三)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秋冬季防控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在边境疫情防控、社区管控等群防群控的优势,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实现防控措施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动态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变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各乡镇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分级响应,实施网格化管理,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做好高、中、低风险差异化防控策略的落实工作。
(五)依法科学、有序防控。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防控措施,加强防控经验总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巩固防控成果,有力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和输出。
三、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际卫生条例(2005)》《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等编制。本预案适用于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准备和处置。
四、形势研判
(一)国内跨省隐匿传播风险大。国内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或潜伏期病例输入后隐匿传播,较难早期发现,导致社区传播甚至暴发流行,已成为我县疫情反弹的首要威胁和最大危险。
(二)陆路边境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缅甸近期本土疫情暴发,同时印度、孟加拉国等均有病例输入缅甸,传入我县的风险极大。
(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防控难度加大。秋冬季是各类常见呼吸道疾病流行季,具有相似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就诊病例增多,新冠肺炎病例难以及时发现,加剧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和防控难度。
五、情景构建
基于我县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研判,以及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及防控策略措施的调整,我县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景。
(一)情景一
1.情景描述:疫情处于无本地病例,出现边境陆路口岸散在输入病例,本地资源与能力可以应对。
2.可能出现该情景的前提条件包括:(1)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边境管控,实施“熔断”机制,严格限制境外人员入境;(2)具有敏感的病例监测和快速处置能力,能够及时发现与管理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
3.此情景下的防控目标:及时发现病例,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快速处置疫情。
(二)情景二
1.情景描述:发生本地聚集性疫情和社区隐匿传播,构成向全县和县外扩散蔓延风险;周边国家(缅甸)疫情暴发,经边境陆路口岸输入导致本地疫情社区传播。
2.可能出现该情景的前提条件包括:(1)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或潜伏期病例输入引起社区疫情传播;(2)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难民涌入。
3.此情景下的防控目标:严防疫情输出,向其他地区扩散,全力扑灭疫情,努力恢复到情景一。
(三)情景三
1.情景描述:出现社区隐匿疫情传播,疫情在全县扩散蔓延并向县外输出;周边国家(缅甸)疫情难民大规模涌入。
2.可能出现该情景的条件:(1)情景二防控目标未实现,疫情迅速向各地蔓延;(2)周边国家(缅甸)出现大规模疫情暴发。
3.此情景下的防控目标:降低传播速度,压低流行高峰,保障医疗服务秩序,减少危重病例和死亡;兼顾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需求的平衡,维持社会基本运行和社会秩序。
六、不同情景的防控策略及措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各乡镇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严防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落实“四早”措施,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完善防控指挥体系、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抓好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强化医疗救治,对疫情和防控工作进行综合研判,提出能力建设目标、需求和工作路径,以及超出本地应对能力时,获得支援的方式、能力要求和相关机制。疫情变化发展构成上述三种情景时,根据疫情不同特点分别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与措施。
(一)情景一
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主要以强化预警监测、病例发现、加强边境和入境人员管控、强化病例救治,做好应对情景二的准备。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树立较长时间疫情应对的思想和工作准备,坚持并不断完善防控指挥体系,做到领导不变、组织不变、人员不变,完善与新的防控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并开展演练,始终保持临战状态,一旦疫情发生,迅速进入警戒状态,做到指挥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2.开展多点触发监测。所有场所一律扫“云南健康码”进入,人员聚集场所体温检测,学校、养老机构、福利院、监所等重点单位发热、咳嗽等症状监测,药店开展退烧、止咳等药品销售情况变化监测,重点场所症状监测。
3.所有高风险地区入保人员一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两次以上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异常人员一律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和观察。对中风险地区入滇人员进行排查,应隔尽隔。
4.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落实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加强病例排查,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检尽检”。
5.对农贸(批发)市场、海鲜市场、超市、冷库、医疗机构等和冷链食品、冷冻海鲜等定期开展外环境监测,对海产品加工和销售人员、导游、景区服务人员、酒店宾馆接待人员、密闭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及乘务员、各类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等重点行业人群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6.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实施“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常态化清洁消毒,个人养成手卫生、戴口罩等良好习惯,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7.积极有效救治。发现报告的确诊、疑似病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的人员,按照“四集中”原则,落实“早治疗”措施,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强化医疗力量调配,及时、有效、全面收治,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轻症向重症转化,对重症患者按照“一人一策”开展多学科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治愈出院后进行14天隔离观察。
8.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确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高风险地区入保人员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实行闭环管理,进行症状监测、两次以上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发现异常人员立即送定点救治医院隔离观察和治疗。
9.强化境外疫情输入防范与应对措施。按照《加强陆路口岸新冠肺炎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云应疫指办发〔2020〕46号),严格落实边境“五个管住”防控策略,坚决筑牢边境防线,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10.做好应对情景二的准备。
一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县疾控中心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在10月底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摸清本地核酸检测能力,统筹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外援检测力量,以辖区城镇现有最大人口数量为基数制定当地应急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
二是做好定点救治医院和后备救治医院准备。确定龙陵县人民医院为县级定点救治医院,勐糯中心卫生院为后备定点救治医院,对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进行改造。组建2支40人的医疗救治队伍并强化救治能力培训,做好随时启用定点救治医院准备,做好腾空一所整建制改造定点医院的准备。
三是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准备。按照规范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提前预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清单,摸清本地集中隔离能力,按1名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准备100个密切接触者隔离房间准备。
四是扩增采样、流调、检测、消杀4支队伍。其中采样队由医疗机构人员组建,组建88支166人的采样队;流调队由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公安部门人员组建,组建14支95人的流调队;检测队由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组建,组建15支30人的检测队;消杀队由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组建,组建104支208人的消杀队。加强培训和演练。
五是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完善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卫生物资保供机制,确保医疗卫生物资保障供应有力、有效。政府储备以满足60天防控需要为基数,进行实物、协议和生产能力综合储备;卫生健康部门应进行适量储备,发挥储备调度迅速的优点,保障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紧急需求;医疗、疾控机构物资储备原则上应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11.做好秋冬季呼吸道、虫媒等其它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鼠疫、禽流感、流感、麻疹、登革热等其它传染病的监测,及时预警,坚持“四早”原则,坚决把其它传染病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和流行早期,坚决防止其它传染病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增加疫情防控处置难度。
(二)情景二
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策略,主要以迅速响应、全员核酸检测、全力救治病人、加强社区管控,扑灭疫情为目标。
在情景一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1.快速响应。指挥部由临战状态迅速进入警戒状态,指挥部及各工作组全体人员到岗就位;按照省级要求启动响应机制;疫区乡镇开展社会动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
2.精准管控,严防输出。根据疫情科学划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划分至(乡镇)。精准划定管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按街道、社区、小区、村组、楼栋等精准划定管控区域,实施社区封闭管理,禁止人员出入,对社区所有人员开展严格体温监测和健康随访,利用大数据开展社区拉网式排查和管控。必要时实行区域封锁,实施区域间交通与旅行限制。
3.快速处置。一是深入细致开展流调溯源工作。发现病例后,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疾控机构、公安、工信等多部门联合,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查明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二是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医学隔离观察。隔离房间按照1:100准备,即有1名确诊病例或1名无症状感染者要准备100个房间用于其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观察。
4.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重点人群单检,对密接人群采用1:5混检,其他人群可采用1:10混检,确保在5-7天内做到核酸检测全覆盖。同时请求省级调度省级及其他州市卫生应急队伍进行支援。
5.全力做好医疗救治,统筹做好定点医院收治,一旦病人达到两位数(≥10例),腾空一所整建制改造或传染病专科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申请市级专家组开展远程会诊,每日对收治病例医疗救治情况进行指导。并请求省级专家进行支援。
6.向上级请求支援,请求调派疾控、医疗等队伍开展支援。
7.加强脆弱人群、高危人群和重点机构的疫情应对。强化对老、幼、孤、病、残、孕、低收入等群体的保护,关注生活和健康需求,提供社会支持;强化养老院、福利院、学校、托幼机构、监管场所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8.疫苗应急接种。追踪疫苗研发进展,制定新冠疫苗应急接种方案,适量储备,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防控工作人员、脆弱人群等重点人群实施应急接种。
9.召开新闻发布会。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防控进展情况;开展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开展舆情分析和研判处置,对社会关切和谣言,及时回应和澄清。
10.开展防控督查。组织督查组对疫情防控开展责任、任务落实情况督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情景三
实施疫情“压制”和“疏解”交替策略,压低和推迟流行高峰,努力维持医疗服务体系正常运转,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在情景二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由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疫区封锁、限制交通、停产、停业、停课等建议。
2.适时启动方舱医院建设。当定点收治医院和后备救治医院使用超过50%时,立即启动方舱医院建设,并在1周内完成建设,安排省级派出的支援医疗队参加定点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
3.加强重症患者救治,降低病死率。完善诊疗方案,有效实施轻症和重症患者规范治疗。优化分级诊疗策略措施,合理分流患者,控制重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临床专家作用,加强指导和会诊,提升重症治疗水平。
4.协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疾病医疗资源分配,维持医疗服务和社会基本运转。科学评估医疗资源,紧急医疗动员,合理配置、调配医疗资源,保障医疗救治的同时,维持和提供正常医疗服务,维护公众信心。
5.强化心理危机干预。进一步强化新闻发布频次。对一线防控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高风险地区群众等,开通咨询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干预等服务。
6.强化对疾病流行趋势的监测,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平衡经济发展和保护健康的需求,尽可能科学地确定压制措施的启动和降级时机。
7.采取适当保持人际距离的措施,包括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限制或者减少聚集、召开视频会议、关闭非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公众尽量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如需出行佩戴口罩等。
疫情疏解期间维持措施1-6,取消或减少措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