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索引号 01526299-4-/2019-1016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目录 项目工作信息 发布日期 2019-10-1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龙陵县“五治”提升乡村“颜值”

近年来,龙陵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全力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农村环境,全面打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歼灭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健全网络“治脏”。把企业灵活的市场机制与农村基层组织优势有机结合,采用PPP项目模式引进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推行“户集、村收、乡运(处)、县指导”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网络。同时,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原则,积极推进垃圾智能分类试点工程,逐步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置体系。目前,全县已建成垃圾焚烧炉并投入使用64座,垃圾电解炉2座,配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车70辆,聘请垃圾清运工131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大幅提高。

以点带面“治污”。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与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全县范围内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通过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和模式开展试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龙陵县农村污水处理的最佳方式,复制推广试点经验。同时,采用“就近纳污、集中处理、分散处理、改厕辅助”的污水处理模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县共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座、村庄污水处理氧化塘24个,受益村民达7.98万人。

提升品质“治差”。在农村改厕上,按照“户厕抓提升,公厕抓覆盖”的思路,坚持“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严格按照《云南省无害化侧盖技术指南》组织实施,以标准化理念推进改厕建设、使用和管理,并由县级组织逐户验收,把好质量关口。同时,针对已改户厕、无害化卫生公厕,分别以村、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一编号建档,进一步规范管理。目前,全县镇区、行政村无害化卫生公厕覆盖率均达100%,完成户厕改造15062座,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0%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大力推广玉米秸秆翻埋、碎混、覆盖还田技术,并与建立乡村与云南东方皓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机制,将农户秸秆集中处理,延长秸秆利用链条。目前,共购进青贮饲料打绑包膜机100多台,建成青贮池、窖5000余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度不断加大。

攥指成拳“治散”。按照“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整治”的要求,把农村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党员日”活动等相结合,动员各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积极引导群众从整治小家到维护大家转变,发挥“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激发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共聘请村级保洁员828名,全天候做好村级卫生保洁工作。截至目前,县乡村组各级自发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459次,动员人力18.6万人次,出动车辆6577辆次,清理垃圾2.7万吨。

建章立制“治懒”。龙陵县121个村(社区)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整治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定相应约束措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同时,通过“乡镇统筹,挂包单位、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筹资,在乡村两级大力建设“爱心超市”,采取“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实物”的形式,将群众家庭在人居环境、脱贫带贫、参与公益等方面现实表现与积分兑换相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全县所有121个村(社区)已全部建立“爱心超市”,共筹集资金490万元,其中各级挂包干部捐资239万元,单位筹资168万元,企业和社会捐资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