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索引号 01526299-4-/2018-1231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目录 项目工作信息 发布日期 2018-12-3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龙陵县“三信”评定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为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龙陵县自2014年以来,启动了针对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三信”创建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辖区所有10个乡镇农村“三信”评定工作,逐步解决好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改善了辖区农村信用环境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龙陵县坚持把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创建活动,作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难贷款”的着力点,为农户建立信用信息电子档案,为银行信贷审批提供参考依据。自201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信”评定工作,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行行长、县金融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农村信用社等为成员的龙陵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印发了《龙陵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和《龙陵县农村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评定管理办法》,为全县“三信”评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一是明确各方职责。县政府与人行联合部署,各乡镇和信用社统一行动。由县人行组织信用社深入10个乡镇,对农户建档情况,有贷信用农户数量以及“三信”评定意愿等情况进行调研,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摸清了龙陵辖区农户实际信用水平。县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信用乡(镇)和信用村(社区)。人行牵头到各乡镇动员和培训乡村干部,并实施对采集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乡政府和基层信用社进行采集数据的初审,并根据初审结果公示信用户,申报信用村(社区)和信用乡(镇)。乡、村干部和信用社人员共同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对数据真实性负责。二是加强成果运用。县创建领导小组要求数据采集完成后统一由人民银行保管,县有关部门需要共享数据,经县创建领导小组同意即可使用,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助推全县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社根据评定情况落实授信额度、利率优惠和简便农户贷款程序等措施,切实让利于农。

(三)多方联动,稳步推进。2014年以来,通过采集农户的基本家庭情况、所从事行业、信用履约情况、经营发展情况、偿债能力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指标信息,划定各得分范围对应的信用等级,建立“信用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管理。截至目前,龙陵县10个乡镇全部评定为信用乡镇,信用村的数量达到87个,占全部121个行政村数量的72%;全县辖内农户总数64340户,建立电子档案农户数64009户,评定信用农户数54690户,授信额度达19.83亿元。2018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1.21亿元,累计发放农户信用贷款7.05亿元。

二、取得成效

(一)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通过“三信”评定工作,对符合贷款条件,信用评级在1A及以上档次的农户发放信用贷款(核发金碧惠农卡)进行授信,并按1A2A3A的信用等级给予每户3-10万元授信。同时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优惠利率。至此,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诚信”所蕴含的价值,农户的信用意识得到了提高。10个乡镇全部被评定为信用乡镇,说明通过多年共同努力,全县农村信用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信贷支持有效性。农村“三信”评定工作,改善了农村地区信用环境,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了涉农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农村信用社通过为信用户提供利率优惠、优先安排信贷额度和提供信用贷款等优惠服务,有效地满足了农户金融需求,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有力的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三)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农村“三信”评定工作,改变了传统的针对资产进行授信的方式,借款人仅凭“信用户”的评级结果即可获得授信,办理贷款时只须带身份证到信用社就可办理,随用随贷,免去了大量繁杂的手续,大大提升了审批效率,从而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