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9-4-30/2018-0103003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项目工作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8-01-03 |
文号 | 浏览量 |
龙陵县确定的五大重点产业是: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旅游文化。近年来龙陵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投资为支撑,以工业为主导,锐意进取,重点产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确定的五大产业发展目标要求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五大重点产业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规模以上企业少,产业集聚度低,乏力竞争。如:原有的产业布局分散,缺乏规划和引导,难以形成规模,企业中大多数行业缺少领航的龙头,目前龙陵仅有规模以上企业38户,仅占全市的15%左右;优质规上企业少,龙头企业的“龙头”带动能力不强,营销服务主体比较缺乏,品牌培植滞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县内工业园区实力不强,功能定位不突出,缺少特色;产品同质化竞争大,难以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二是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由于县级财力资金困难,对产业开发的投入不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水利、通讯、文化旅游等基础设施整体滞后;项目开发主体因资金、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推进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如:龙陵“园中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园区道路、住房、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企业生产用水保障不畅,随着企业逐步进驻,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迫在眉睫。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目前龙陵县正处于工业经济转型的攻坚期,但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工业经济的整体创新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引进企业管理效益不高,缺乏“高精尖”技术支撑。如:龙陵“园中园”的保山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建设项目虽已投产,但产品单一,未形成产业链;龙陵硅工业园区的日产300万Ah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还在抓紧建设,锂离子电池、单晶硅棒等新兴产能尚未形成,还不能形成有效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缺少专业人才,普遍缺乏从事核心技术开发和转化相关技术成果的能力;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科研院所参与度不高,企业机制不能够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专业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失严重并存。
四是产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自主发展能力弱。如: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及土地资源制约,企业自主投资意愿降低,加之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对全县五大重点产业发展支撑力大大减弱,目前整个园区已完成投资7.94亿,但融资仅到位2.5亿元。
对此,建议:一是加大产业项目谋划储备。结合龙陵县五大重点产业规划,建立五大重点产业项目储备库,将重点产业项目化。同时加大“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实现“五网”建设打基础,重点产业提质量的发展目标。二是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交易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争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加大对口财政资金争取。三是推进项目实施。继续做好“放管服”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减免有关费用,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督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加强五大重点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档次,带动工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探索“互联网+”协同创新模式。五是加快社会资本进入。探索五大重点产业发展多渠道融资建设基础设施模式,采用BT、BOT、PPP、企业代建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建设。六是认真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全面落实降低企业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营造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产业协调股 刘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