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lajj-/2022-011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应急管理局 |
公开目录 | 事故通报 | 发布日期 | 2022-01-10 |
文号 | 浏览量 |
现将全县202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2021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认真落实“1+7”特别行动集中攻坚,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21年,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起,同比增加2起,上升50%;死亡6人,同比增加2人,上升50%。其中道路运输类事故3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25%;死亡3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25%。建筑施工类事故3起,同比增加3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3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及其他类保持平稳。一年来,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持续稳定向好。
(二)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压实。一是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2021年初,与10各乡镇,29个部门和县域内部分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县直各行业监管部门与监管企业、企业负责人与下设各生产单位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签订责任状,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压实。制定《龙陵县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及《龙陵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及县直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完善了至上而下、全面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二是安全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坚持两个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三是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管三必须”责任体系,认真抓好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每个环节、每个节点都有人监管到位。
(三)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全面加强。根据年初制定的执法监督检查计划,有效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工作,不断完善执法监管,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21年累计出动检查车辆90余次(辆),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00人次,发出现场检查记录2000多份,查出一般隐患1866项,已整改1772项,整改率95%以上。累计办理执法案件8起,行政罚款10人,罚款数额156.58万元。
(四)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一是新《安全生产法》宣传深入人心。制定《龙陵县关于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方案》,从县级层面、乡镇层面、企业层面进行了全覆盖的宣传贯彻落实,制发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各乡镇、各单位、各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宣传。二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开展。制定了《龙陵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1+7”特别行动方案》,确定了57项重点目标任务实施挂图作战。制定了《龙陵县安全生产“补短板、治隐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六个一”工作内容,对生产安全隐患问题易发多发情况进行排查整治。同时,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城镇燃气专项检查、冬春季消防安全攻坚治理、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重点工作,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五)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效落实。一是自然灾害指标控制有力有效。2021年,全县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3起,涉及10个乡镇,造成8.2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7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945万元。杜绝了全县连年出现因灾死亡人员的现象。二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深入人心。落实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248名,帐篷、棉被、衣服、防雨布等救灾储备物资储备到位,共发放抗旱救灾资金58万元,冬春救灾资金310万元,救助受灾群众5053户(次)、20049人(次),顺利完成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任务。三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明显。全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项目第一、二阶段普查任务圆满完成,通过率达99.99%。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在职能职责履行、应急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仍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责任落实仍有缺失。少数乡镇和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重要论述仍有差距,对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认识仍有盲区。对“两个至上”理念树得不够牢固,执行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不够到位,少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现象仍普遍存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二是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复工复产赶工期、抢进度和落实安全生产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安全隐患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风险增大 ,安全管理压力增大。企业安全经费投入不足、行业监管弱化、监管执法偏软等问题仍长期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应急改革配套不足。机构改革还不彻底,体制机制还没有全面理顺,工作推进与中央改革预期目标还有差距。应急救援队伍协调上仍有沟通不及时、信息不互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应急改革后的保障与现实不匹配的问题仍然存在。应急行政编制普遍不足,无法满足机构正常运行需要。长期以来很多干部职工需要经常加班完成工作任务,应急干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经常面临着“权小责大”的难题。
三、2022年度工作建议
今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点,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推进落实安全责任。持续推动完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的职责边界,防止事前事中监管盲区、事后甩锅推责;激发企业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岗位全覆盖、安全生产责任全过程可追溯。加强减灾委员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能力建设,督促落实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
(二)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紧盯薄弱环节,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红线,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一要强化机制建设。发挥好安委会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抓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攻坚战,梳理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推进整治攻坚,制定标准规范,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制建设,扎实抓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二要强化专项治理。统筹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切实组织抓好抓实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各类燃气事故发生;统筹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夯实危化品行业安全基础;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和双重预防机制,认真落实非煤矿山安包保责任制,持续提升非煤矿山安全保障能力;抓实工贸行业企业三级动态巡查、四级动态预警,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完成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专项整治工作。三要强化监管执法。围绕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和突出违法行为,严格开展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三部曲”闭环执法,严格落实执法“清零”和执法强度提升要求。严格落实“有案必查、一案双查、三责同追、四不放过”要求,对生产安全事故必须依法开展调查处理,对典型事故查处必须实施挂牌督办。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督查”平台应用,拓展部门联合特别是应急与消防之间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要加强“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检查,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情况、证书来源及证书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严肃处理特种作业人员伪造、涂改、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行为。四要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应急、气象、水利、地震、地质、林业等防灾减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自然灾害联合会商和综合研判,做好监测监控和预警预报,强化自然灾害危险区联防联控。气象、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要做好极端天气、汛情旱情、地质灾害、地震的监测预警,探索开展自然灾害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严防局地成灾,造成大的危害。
(三)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抓好防灾基础建设。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按照“冬春强基础、汛期抓应急”思路,统筹督促推进冬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损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整治、易涝点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快推进堤防工程、水库、防火公路、消防水池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水旱、地质地震、气象、森林火灾等各类灾害监测站点规划建设,完善预警管理体制,加快推进行业、乡镇预警规范化体系建设。二是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全民安全素质教育培训。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农村“五进”活动,不断加强全民安全教育,筑牢全民安全防线。利用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加大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故和全国各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教训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安全自救能力。制作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宣传片、警示片、教学片等。加强“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交通、在建项目、矿山等重点行业员工安全生产技能水平。三是抓好“智慧应急”建设。持续推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感知网络、监控网络建设,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面向公众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和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鼓励重点行业领域加快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集日常管理、监测预警、调度指挥功能于一体的城镇智慧“大脑”建设,提升重点部位(场所)、重要装置、重点风险点事故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结合安全城市创建,聚焦市政设施、消防站、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高层建筑、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等硬指标,推动在线监测预警能力。加大客货运输信息化管理力度,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共享平台运用。
(四)全面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一是抓好预案修订完善。加强风险研判和应急资源调查,推广应急资源清单化管理;落实应急预案简明化、专业化、实战化要求,本着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切实管用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实化各种应急预案。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企业要及时对自己的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把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旦发了事故,真正起到发挥作用。二是抓好装备物资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救灾物资储备和调运,优化救灾物资调运程序和动力保障,确保满足紧急转移安置需要,确保受灾困难群众“五有”生活保障率达到100%;要加大与县发改局物资储备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大对全县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拨。三是抓好避险措施落实。严格落实应对极端暴雨应急处置规范,探索建立各行业领域、各级各类极端事故灾害响应处置操作细则。加强宣传媒体、通信手段对重要信息的传播推送,切实防范各类极端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