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78-3-/2022-0402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与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2-04-02 |
文号 | 浏览量 |
1—2月份,全县认真落实省、市大抓投资、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一、1—2月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2021年12月份加快4.3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3.7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0.2%;制造业增长1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4%。
从行业看,在全县1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9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9.2%。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307.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同比增长27.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同比增长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7%;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8.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1.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8.4%。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1—2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0.9%,比2021年加快71.8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6.6个百分点。在完成的投资中,省反投资(高速公路、大瑞铁路及信息化建设等)占全部投资的50.2%。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147.5%;第二产业增长223.2%;第三产业增长91.6%。
从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7.4%,占总投资的77.9%;产业投资增长254.2%,占总投资的32.4%;民间投资下降56.7%。
从行业看,非电工业投资增长7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2.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8.7%。
从房地产市场看,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0.08%,占总投资的6.6%;商品房销售面积0.24万平方米、下降72.46%,商品房销售额0.15亿元、下降72.1%。
(三)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份,龙陵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6亿元,同比增长11.9%,比2021年12月份加快9.8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
(四)财政保障重点支出
1—2月份,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42.3%。其中,税收收入1.21亿元,增长3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亿元,增长46.4%。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0.91亿元,增长47.4%;卫生健康支出0.62亿元,增长11.6%;教育支出0.96亿元,增长18.2%。
(五)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7.78亿元,增长5.1%。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7.62亿元,下降2.0%;住户存款88.49亿元,增长9.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3.59亿元,增长9.2%。其中,短期贷款28.65亿元,增长18.7%;中长期贷款64.25亿元,增长5.0%。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一是大宗工业品价格指数上升。特别是占比较大的绿色低碳硅材产业,1—2月完成产值20.3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75%,单晶硅价格指数127.03%,上年同期94.84%,同比上升32.19个百分点,工业硅、电锌价格指数127.6%,上年同期120.26%,同比上升7.3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加值率下降。去年5月份以后统一采用新的增加值率,龙陵县有22个行业产品,增加值率除精制茶加工同比增加5.47个百分点以外,其他21个行业产品增加值率均为下降,其中:黄龙玉下降7.7个百分点、石斛下降4.86个百分点、工业硅下降2个百分点、制糖业下降3.09个百分点、电力下降3.18个百分点。全县主要工业产品增加值率较上一年度降低,且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形成产值和增加值倒挂的现象。三是工业结构单一,隆基一家独大。由于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一期5GW单晶硅棒项目于2018年3月份建成投产,2020年3月份二期6GW单晶硅棒项目达产生产,2021年实现工业产值74.17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50.7%,2022年1-2月实现工业产值15.0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55.56%。隆基公司对龙陵工业经济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极大。另外,除隆基外我县近年来没有成长性好的规上工业企业入库,工业缺乏新的增长点的劣势凸显,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困难加剧。四是纳规企业少、退规企业多。由于市场疲软,拟培育的规下企业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纳规条件,无法纳规,部分规上存量企业由于产值减少,面临退库风险,2021年全县因停产歇业退库3户企业,新入库企业仅1户,且规模不大。五是存量企业挖潜困难。当前工业支撑较大的硅冶炼、工艺美术品(黄龙玉)、中药饮片(石斛)等行业产值发挥已近极限,持续拉动增长能力有限。1—2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单晶硅)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3.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黄龙玉)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12%。
(二)投资增长后续乏力。一是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全县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类投资项目储备较少。截止2月末,全县在库项目33个(包含房地产项目10个),不可报数项目11个,2月完成投资项目3个,还有投资额的项目仅19个,剩余投资12.7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4个,剩余投资11.5亿元;5000万以下项目5个,剩余投资1.2亿元。支撑投资增长后劲严重不足。二是符合入库项目数量少。重大项目开工不足,项目入库要件不完善,预入库项目青黄不接。2022年1—3月经上级审核获批准入库项目仅18个,计划总投资仅8.22亿元。虽然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0.9%,但主要是靠省反投资拉动,如果3月份省级反馈的高速公路、大瑞铁路等投资额度减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难度较大。三是资金保障力度弱。受融资政策、国资监管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对投资项目保障力度不足。
(三)GDP核算主要支撑指标弱。按照新核算方案,我县核算基础指标涉及39项(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业营业收入、证券交易额5项指标没有,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项指标目前没有规模企业纳入统计,由省局反馈增速)。龙陵县2021年产业结构为:28.6:42:29.4,二产比重比2020年上升1.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比202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全县经济主要靠一产(拉动2.46个百分点)、二产(其中工业制造业拉动1.87个百分点、建筑业拉动1.69个百分点)支撑。从目前情况看,2022年预期工业经济增速不高,对GDP增长的拉动相对减弱。全县资质建筑业少,且规模不大,9户资质内建筑企业上年结转合同额3.07亿元,一季度新签订合同额仅2.4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大,1—2月下降72.5%,降幅较2021年12月扩大8.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难以稳定,限额以上商贸企规模小,无大中型企业,加之2021年出库7户涉及的1.97亿元基数需带一年,直接拉低商贸业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
(四)规模企业培育不足。一是“四上”企业总量偏少。2021年,全市共有“四上”企业822户,其中,龙陵县90户,占全市的10.9%,我县现有的“四上”企业数量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是新增“四上”企业数不足。2021年全市新增“四上”企业52户,而我县减少6户。三是“四上”企业培育不够。工业方面,培育和引进新兴企业不足,缺乏增量;建筑业方面,本地注册、达到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较少,有近八成以上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来自县外、注册县外,按注册地统计原则无法统计到本地;服务业方面,达到规模的批零住餐法人企业不多,出、入库频繁;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规模不大,达到入库标准的企业少。四是企业升规意愿不强。部分达到入规标准的法人企业和个体户,担心升规后税赋增加、统计工作任务增加,不愿或不主动升规,“小升规”、“个转企”动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紧紧围绕2022年目标任务,紧盯农业、工业、投资、建筑业等主要核算支撑指标,密切关注统计监测、研判分析和运行调度等基础性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及时会商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应统尽统,客观反映全县发展实际。
(二)全力抓好工业经济。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扶持、服务力度,认真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强化电力保障,促进各规上工业企业正常生产、满负荷生产,加快产能释放,切实增强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三)强化投资拉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力争在水利、交通、乡村旅游等领域超前谋划布局一批具有乘数效应的重大项目,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强土地、林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从项目谋划阶段就要注重项目入库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达到条件及时纳统。
(四)力促市场消费回升。努力稳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鼓励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相关政策,鼓励限额以上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稳步增长。
(五)加强“四上”企业培育发展。加大对“四上”企业扶持、服务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足企业纾困和减税降费各项政策,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重视培规工作,积极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制定培育提升计划,加强跟踪服务,支持其发展壮大、达规入统,为全县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