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统计局
索引号 01526278-3-/2020-1102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分析与信息 发布日期 2020-11-0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龙陵县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扭负为正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强化经济发展形势研判、细化发展支撑、狠抓运行调度,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扭负为正。

一、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926万元,同比增长2.3%(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266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5366万元,下降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1294万元,增长6.9%。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31238万元,增长7.2%;建筑业增加值94316亿元,下降21.8%。

(一)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

1-9月份,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196万元,增长3.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540万元,增长2.9%,比上半年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49005万元,增长1.7%;林业增加值10821万元,增长2.3%;牧业增加值68586万元,增长4.2%;渔业增加值2695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433万元,增长3.9%。实现肉类总产2.35万吨,增长5.3%,期末牛存栏11.93万头,增长2.5%,期末生猪存栏27.57万头,增长10%,期末羊存栏14.32万只,增长5.3%。

(二)工业生产稳中放缓

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增长8.5%,增加值增长7.7%,比1—8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1位,工业生产呈平稳放缓态势。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8 %,制造业增长8.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8%。

从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1.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23.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1.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 2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 26.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1%;医药制造业下降24.1%;电力生产下降5.8%。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酒精4453吨,增长5.7%;电锌23686吨,增长29.4%;水泥61.69万吨,增长12.2%;硅10.06万吨,增长7.7%;单晶硅31569吨,增长107.7%;发电量78912万千瓦时,增长14.2%;成品糖41308吨,下降7.1%。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持续收窄

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2%,比1—8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6.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7%。

从重点领域和行业看,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增长109.4%;民间投资下降0.7%;产业投资下降2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66.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3.2%。

(四)消费市场加快回暖

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002万元,增长0.1%,疫情以来扭负为正,比1—8月份回升2.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5.1个百分点。

从四类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65150万元,下降0.4%,比1—8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204342万元,增长2.1%,比1—8月份回升0.1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11283万元,下降19.8%,比1—8月份收窄2.9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37444万元,下降11.7%,比1—8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降幅继续收窄

1-9月份,地方财政总收入62294万元,下降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121万元,下降26.1%,比1—8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351515万元,增长1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3198万元,下降9.6%,比1—8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

(六)金融运行稳健

1-9月份,各项存款余额1096642万元,下降3.4%,比1—8月份回落6.2个百分点;贷款余额839420万元,增长18.8%,比1—8月份回升8.3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持续回升

前三季度,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0元,增长3.2%,增速与全省持平,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绝对量全市居第3位,增速全市居第4位。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5元,增长6.3%,增速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绝对量居全市第4位,增速居全市第3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增长动力不足。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虽然全市第一,但比1—8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了3个百分点。一是大部分行业产值下降。拉动强劲的隆基硅9月产值环比下降20.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3.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25.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1.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 24.8%;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6%;医药制造业下降18.9 %;电力生产下降5.9%。二是部分产品产量当月增速下降。单晶硅环比下降31%;水泥同比下降10.6%;电锌同比下降6.6%。三是新入库工业企业较少。2020年以来,全县仅有1户工业企业入库,规上工业38共户,比2019年底减少1户,增长空间较小。

(二)建筑业实现正增长困难较大。虽然县内新建、续建项目较多,但由于当地注册的资质建筑业企业建设资金筹措较困难,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承接项目建设较少。前三季度,全县建筑业产值下降19.8%,同比回落85.8个百分点。通过深入现有7户建筑业企业调研了解,在充分挖掘潜力的情况下,年内实现正增长困难较大。

(三)第三产业增长乏力。一是消费市场活力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恢复进度较慢,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解帮扶政策,但小微企业复苏之路依然困难;虽然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于经济、就业的冲击影响尚在,导致居民家庭收入下降,大大缩减了消费需求。再加上旅游市场不景气,旅游带动消费的能力减弱,特别是对本地住宿餐饮行业影响很大,1-9月份,住宿餐饮营业额降幅均在10%,以上,预计年底也难于扭负为正,对第三产业支撑较弱。二是地方工资实现增长存在较大困难。工资增长主要拉动第三产业中的非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28%,虽然卫生、教育等工资有所增长,但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下降,1-9月份下降5.8%,且占非营利性服务业的比重达50%,对其影响较大。

(四)重大项目支撑不足。1-9月份,全县119个在库投资项目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及以上项目仅有1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个。9月份新入库项目5个,均为5000万元以下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一是切实做好统计监测、预警工作,确保预警及时、到位,协调好部门统计工作,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力争做到经济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反映全县行业发展实际。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任务,密切关注本行业发展动态,加快规范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及时为运营困难的企业提供政策帮助,加强纳规纳限工作的领导,确保联网直报单位真实反映各行业发展水平。

(二)增强工业经济内生动力。一是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协调力度,着力化解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从扩大企业的产能角度考虑,积极帮助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量增长,以此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二是加大企业跟踪培育力度。强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监测分析,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跟踪机制,坚持目标导向,提高预警分析的科学性、及时性、前瞻性。尤其要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现状、产能发挥、要素保障、营销情况和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做好重点企业和行业的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动态,积极对接协调入库存在的困难,提前解决企业入库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达规后,尽快纳入规上企业入库。三是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研判,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针对重点企业和减产企业,及时掌握工业经济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照问题强措施,对照政策强宣传,加强分类指导服务。

(三)全力推动建筑业企业发展。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建立重点扶持建筑业企业名录,实行帮扶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要优化行业管理服务,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困境,要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鼓励本地企业与具有相应资质和业绩的外地企业组建联合体参与全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加快三产平稳向好发展。一是引导全方位激活市场活力。相关部门进一步了解掌握企业当前面临的经营困难,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渡过短期难关,加强落实减免税费、延缓还款、降低租金等政策,让贸易企业能有充分时间调整状态,加快促进市场全面有序恢复经营。二是稳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五)加大投资项目入库纳统。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继续落实好领导挂钩、重大项目考核、并联并行审批、重大项目代办等制度。各项目主管部门、乡镇要按照责任分解,做到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方案,责任分解明确到人,对标对表细化项目推进进程,实行目标倒逼,加大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及时推进新开工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各单位要做好项目证明材料的收集上报工作,及时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项目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主体工程施工合同等佐证材料上报县统计局,使项目能够顺利纳入项目库,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及时入库,做到应统尽统,增强全县投资增长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