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78-3-30/2018-0808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与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8-08-08 |
文号 | 浏览量 |
今年以来,龙陵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展特色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综合提升农业生产力。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69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增加值6.39亿元,同比增长5.7%。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
据统计,上半年,龙陵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895万元,同比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44428万元,增长3.0%;林业产值6808万元,增长9.1%;牧业产值41695万元,增长7.6%;渔业产值2661万元,增长12.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03万元,增长1.5%。
(二)上半年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夏收粮食总产量32013吨,与上年相比增加274吨,增长0.9%,其中小麦总产量3290吨;大麦总产量14006吨,增加285吨,增长2.1%;夏收豆类产量3923吨,增加11吨,增长0.3%;夏收油料产量6033吨,比上年增加33吨,增长0.6%。
上半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37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增长0.5%。其中夏粮总播15.1万亩,同比增加0.02万亩,增加0.1%。
(三)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上半年,全县出栏生猪21.68万头、肉牛1.98万头、肉羊6.7万只、肉鸡5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3.7%、9.7%、8.9%和2.7%。据市场监测调查,6月末畜牧产品价格存在不同程度波动。仔猪、肥猪、猪肉全县平均价格分别28元/公斤、11.54元/公斤、22.1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22%、9.6%、10.2%,环比分别增长0.4%、-1.2%、-1.3%。
牛肉平均价格67元/公斤,同比增长1.2%,环比持平;羊肉平均价格66.7元/公斤,同比增长-0.4%,环比持平;禽肉平均价格46.2元/公斤,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0.04%;禽蛋平均价格23.5元/公斤,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0.4%。
二、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增收。近年来种子、农药、地膜、化肥、饲料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一定影响。
(二)畜禽养殖方式总体落后。养殖方式仍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得不到有效更新,抗市场、疫病风险能力较差,影响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三)生猪市场价格下跌。近两年生猪养殖收益较高激发了养殖户的热情,导致存栏增加,进而导致今年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生猪价格不断下跌,大部分养殖户均出现亏损。
(四)特色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石斛、黄山羊、重楼等产业龙头培植缓慢、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足,产销结合的生产体系还未真正形成,褚橙产业才刚刚起步,效益仍未体现。
三、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农资市场监管。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动态,建立完善监测机制。加强对农资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有效整治农资价格秩序。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降低流通环节运营成本,确保提供品种优、质量高、价格廉的产品。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将农田向专业大户、种田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转移。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带动农户增收。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和投资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物流配送等领域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和区域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三)加强农技培训。注重全面提高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的能力素质,建好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依托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持续抓好种养殖技术培训,加大农村实用科技推广力度,同时,鼓励外出青壮年返乡就业,积极投身于农村经济发展之中。
(四)加强市场监测及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监测、分析、预警等机制,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正确引导养殖户增强市场风险意识,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调整优化养殖结构,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以此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亏损。
(五)坚持不懈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集中发展壮大石斛、黄山羊、胡蜂、褚橙等特色产业,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