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78-3-30/2017-093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与信息 | 发布日期 | 2017-09-30 |
文号 | 浏览量 |
2017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和畜牧兽医工作相关会议精神,龙陵县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力度,着力打造“特色林畜生态县”,推进山地牧业跨越发展,极力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民经济持续增收,截至今年三季度,龙陵县共实现肉类总产量31272吨,同比增长7.6%,全县2017年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经济总体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一、现状及特点
(一)生猪生产综合养殖效益有所下降。据统计监测显示,2017年以来全价肥猪料和全价仔猪料价格上下波动不大,截至2017年9月,全价肥猪料均价4.54元,同比下降0.03元;全价仔猪料均价是5.5元,同比下降0.13元,但自今年5月起,猪肉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一直呈下跌趋势,今年9月猪肉均价是26.2元,同比下跌3.6元,下跌12.1%。生猪养殖成本保持一定,肉产价格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生产的综合养殖效益。
(二)生猪生产总体保持稳步发展。据统计监测显示,2017年9月生猪市场猪肉和待宰活猪价格回暖,猪肉均价环比上涨2.05元,上涨8.5%,待宰活猪均价环比上涨1.36元,上涨10.4%。加之,我县生猪养殖规模基数大,全县生猪生产总体保持稳步发展。截至三季度,全县生猪出栏309534头,同比增长6.5%,预计销往县外省内2.24万头,同比增长14.9%,预计销往省外6.79万头,同比增长8.0%,共实现肉产22123吨,同比增长4.8%。
(三)牛羊生产发展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统计监测显示,2017年以来,全县牛羊生产出栏量、外销量及存栏量均保持快速发展。截至三季度,肉牛出栏33168头,同比增长13.3%,预计销往县外省内0.69万头,同比增长19.6%;存栏149579头,同比增长6.2%。羊出栏115267只,同比增长10.4%,预计销往县外省内2.05万只,同比增长16.0%,存栏162988只,同比增长2.9%。
(四)家禽生产呈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据统计监测显示,2017年以来,家禽养殖成本波动小,9月份的玉米均价是2.13元,同比下降0.04元,环比上升0.05元;肉鸡全价料均价是4.68元,同比下降0.19元,环比价格持平。加上家禽养殖投入小、周期短、收益稳的特点,家禽生产出栏量、存栏量等均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截至三季度,家禽出栏822027只,同比增长3.9%,实现禽肉产量1569吨,同比增长4.5%,存栏1107170只,同比增长5.0%。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产业化生产格局尚未形成。一是全县畜禽产业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国家和省级立项扶持项目资金,但目前项目资金有限、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都严重限制着全县畜禽产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全县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设施设备简陋,加工档次低,加之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成熟的产销链条,导致全县畜牧业产业企业带动作用不强,这也进一步牵制着全县畜禽产业化发展。
(二)畜禽养殖综合效益难提升。一是畜禽生产缺乏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品种多乱杂,大部分畜禽产品产量不稳定,产品质量低,难满足市场需求,养殖综合效益不高。二是传统养殖方式造成农户养殖分布不集中,造成防治疫情疫病的优势资源难以集中,兽药、饲料市场监管和活畜、畜产品检疫防控成本加大,进一步影响了畜禽养殖综合效益。
(三)畜禽养殖方式难转变。一是全县畜禽养殖缺乏稳定的畜禽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缺乏强有力的人员、技术支撑,导致畜禽养殖抗市场、防疫病的能力较差,畜禽规模化养殖格局难以形成。二是随着劳动力平均价格增加,农村劳力趋向外出打工,发展畜牧业的人力物力减少,影响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
三、工作建议
(一)持续加大争取多方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外来畜禽养殖加工企业落户龙陵。二是持续争取国家、省级、市级畜禽发展项目资金,拓展资金投入使用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扎实推进全县畜禽产业化发展。
(二)持续加大畜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一是引导和鼓励畜牧龙头企业通过入股、参股、收购、合作经营等方式,打造牧业品牌、拓展产品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补齐产业链接“短板”。二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养殖场(小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持续加强畜禽良种培育力度。坚持全县“保护与开发并重、引进推广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政府扶持与企业投入相补充”的工作原则,正确处理好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关系,在加大龙陵黄山羊、勐糯高峰黄牛的选育、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同时,引进、选育外来优良畜禽品种,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四)持续加大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力度。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为目标,一方面加大对畜禽生产的投入力度,为养殖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技术人员储备;另一方面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的宣传力度,改变农户养殖思维,为农户提供多种渠道转变养殖方式,努力营造好养殖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
(五)持续加强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全县养殖户畜禽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做到动物疫病检疫、整治、防控有迹可循,有据可查。二是提升全县畜禽疫病预警预报体系、监控体系、应急体系的使用效率,做到动物疫情疫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
(六)持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以疫情疫病预警监测、疫情疫病诊断、疫情疫病处置等知识为主要内容,加强对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基层防控疫情疫病的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引进,加大科技知识入村入户力度,提升全县畜禽生产的科学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