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2-8/20241218-00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乡村产业发展 | 发布日期 | 2024-12-18 |
文号 | 浏览量 |
近年来,龙陵县紧抓省市大力发展咖啡产业的机遇,围绕“三产融合、三化同步、三点支撑”的总体思路,聚焦扩大种植面积、引进优质品种、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等关键环节,精心念好咖啡“豆、园、业”三字经,成功探索出一条龙陵高海拔精品咖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种好一粒“豆”,凝聚匠心铸精品
一是扩面积,稳产增收。按照区域适宜化、品种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龙陵县积极探索多种种植模式,如“林下种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复合种植”提高经济效益,“庭院经济”拓展种植面积,“绿美乡村”美化环境同时增加收入。2024年,新植咖啡面积达到2000亩,进一步扩大了咖啡产业规模。二是引品种,提质增效。龙陵县注重优化咖啡品种结构,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例如,保山楠迪咖啡有限公司引进了世界知名的精品咖啡品种,积极开展优良品种育苗,推广种植面积“瑰夏”15亩、“巴天”3亩,新培育“瑰夏”咖啡品种幼苗2万多株。这些优良品种的引进,不仅提升了咖啡的品质,也提高了咖啡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三是优技术,提升本领。龙陵县加大咖啡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不断提升咖农的种植技能和本领。同时,通过项目资金撬动和金融助力等方式,推广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提质增效技术,有效解决了咖啡靠天吃饭、品质不高等问题。2024年,龙陵县实施了1500亩的水肥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咖啡的产量和品质。
二、建好一个“园”,提档升级树品牌
一是育龙头,引领发展。龙陵县坚持引育并举,培育壮大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本土咖啡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同时,通过举办咖啡文化节等活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氛围。目前,全县现有咖啡加工厂(作坊)6个,年加工咖啡1100吨左右,其中保山楠迪咖啡有限公司已成功申报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二是树品牌,增强影响力。龙陵县以“松山1887”“楠迪小金刚”“楠迪1900”等精品咖啡品牌为龙陵咖啡IP,深挖咖啡文化底蕴,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各级各类推介展销活动,打响“龙陵高海拔精品咖啡”品牌。通过多年的努力,龙陵咖啡已经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例如,保山楠迪咖啡有限公司在多个咖啡比赛中屡获殊荣,先后获得了2020年亚洲咖啡年会生豆大赛第一名,2021年云南省生豆大赛水洗组16名,2022年云南省咖啡生豆大赛蜜处理组第五名,2023-2024年度“百胜图”杯GCEF第三届中国云南咖啡评选最佳云南咖啡水洗组第一名,2024年第九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暨第十二届普洱咖啡生豆大赛“蜜处理组”第一名等奖项,为龙陵高海拔精品咖啡品牌增添了光彩。三是建庄园,吸引游客。龙陵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大精品咖啡庄园建设力度,建设集咖啡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精品咖啡庄园。目前,已建成镇安橄榄坪精品咖啡庄园、松山1887精品咖啡庄园、木城芮语咖啡庄园等多个庄园。这些庄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品尝咖啡、了解咖啡文化的场所,也成为了龙陵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护好一方“业”,沃土生金富农户
一是补延链,塑造产业。龙陵县以沪滇资金和衔接资金项目实施为载体,支持企业新建改造一批咖啡鲜果处理和加工生产线,提升咖啡精深加工率。例如,镇安橄榄坪精品咖啡庄园积极引进先进咖啡加工设备,已实现鲜果处理、生豆分筛、烘焙功能,标准化SC生产线正在申请建设中。截至目前,已生产精品咖啡生豆100吨,以平均高于市场2倍以上的价格,销售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二是拓业态,强化产业。龙陵县积极融入咖啡文化新趋势,探索创新“咖啡+”发展模式。例如,依托松山1887精品咖啡庄园、镇安橄榄坪精品咖啡庄园等资源,培育集咖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体验营销、文化旅游、研学培训于一体的咖啡产业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不仅丰富了咖啡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也推动了咖旅深度融合发展。三是联带农,富裕农户。龙陵县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本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订单收购、厂房租赁、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例如,保山楠迪咖啡有限公司与咖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将育种的咖啡种苗免费发放给咖农,咖啡鲜果出售后高出市场价的部分按“1:1”进行分红,进一步增加咖农的收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咖农的种植积极性,也促进了咖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来公司已收购当地人工采摘全成熟咖啡鲜果400多吨,带动1600余户种植户户均增收2500元左右。据了解,近期咖啡价格持续上涨,鲜果已达8元/kg,今年咖啡鲜果产量预计有9000余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400万元以上。